[发明专利]多功能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2291.1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国;樊立安;赵虹;丁鸿昌;张华宇;丛建邦;高彬;董庆太;葛建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22 | 分类号: | G08B13/22;G08B21/02;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报警器。现有报警器不具备多功能性,自身功能也不够完善。本发明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具体包括外围电路模块Ⅰ、单片机模块Ⅰ、无线模块Ⅰ和报警模块Ⅰ,接收器具体包括外围电路模块Ⅱ、单片机模块Ⅱ、无线模块Ⅱ和报警模块Ⅱ,且外围电路模块Ⅰ和外围电路模块Ⅱ相同,无线模块Ⅰ与无线模块Ⅱ相同,报警模块Ⅰ与报警模块Ⅱ相同。本发明将随身物品防盗、小孩防走失和搜寻三种功能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相比前面提到的只具备单一防盗功能的报警器,具备更加完善的功能性和功能多样性。同时,所述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外观均可做成玩具、饰品之类的小物件,作为随身物品的挂坠、小孩身上的装饰物等。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报警器 | ||
【主权项】:
多功能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具体包括外围电路模块Ⅰ、单片机模块Ⅰ、无线模块Ⅰ和报警模块Ⅰ,接收器具体包括外围电路模块Ⅱ、单片机模块Ⅱ、无线模块Ⅱ和报警模块Ⅱ;所述的外围电路模块Ⅰ和外围电路模块Ⅱ相同,无线模块Ⅰ与无线模块Ⅱ相同,报警模块Ⅰ与报警模块Ⅱ相同;外围电路模块Ⅰ为无线模块Ⅰ、单片机模块Ⅰ和无线模块Ⅰ供电;单片机模块Ⅰ的I/O口与无线模块Ⅰ的I/O口相连接,单片机模块Ⅰ的I/O口与报警模块Ⅰ相连接;外围电路模块Ⅱ为无线模块Ⅱ、单片机模块Ⅱ和无线模块Ⅱ供电;单片机模块Ⅱ的I/O口与无线模块Ⅱ的I/O口相连接,单片机模块Ⅱ的I/O口与报警模块Ⅱ相连接;所述的外围电路模块Ⅰ包括电源VCC、第一开关S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指示灯LED1;第一开关S1的一端接电源VCC正极;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同时接第一电容C1的正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负极和第一指示灯LED1的负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指示灯LED1的正极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所述的单片机模块Ⅰ包括单片机U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第四开关S4、第一晶振X1;第二电容C2的正极、单片机U1的第20脚、第二开关S2的一端、第三开关S3的一端和第四开关S4的一端接电源VCC;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单片机U1的第10脚接地;第二电容C2的负极同时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单片机U1的第1脚;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同时接单片机U1的第17脚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三开关S3的另一端同时接单片机U1的第16脚和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四开关S4的另一端同时接单片机U1的第11脚和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一晶振X1的一端同时接单片机U1的第4脚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一晶振X1的另一端同时接单片机U1的第5脚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单片机U1的第2脚接无线模块Ⅰ中芯片V1的第10脚;单片机U1的第3脚接无线模块Ⅰ中芯片V1的第9脚;单片机U1的第14脚接无线模块Ⅰ中芯片V1的第19脚;单片机U1的第15脚接无线模块Ⅰ中芯片V1的第18脚;单片机U1的第18脚接报警模块Ⅰ中的第二指示灯LED2的一端;单片机U1的第19脚接接报警模块Ⅰ中的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单片机U1的第6脚、第7脚、第8脚、第9脚、第12脚、第13脚悬空;所述的无线模块Ⅰ包括芯片V1、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晶振X2、第一电感L1;芯片V1的第2脚、第8脚、第13脚、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接电源VCC;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芯片V1的第3脚、第7脚、第12脚、第14脚、第17脚接地;第六电阻R6的一端同时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芯片V1的第1脚和第二晶振X2的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同时接第七电容C7另一端、芯片V1的第20脚和第二晶振X2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同时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芯片V1的第4脚;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接芯片V1的第5脚,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接芯片V1的第6脚;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同时接芯片V1的第16脚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第十二电容C12一端同时还接芯片V1的第15脚和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芯片V1的第11脚;所述的报警模块Ⅰ包括第一蜂鸣器BZ1、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二指示灯LED2、第一三极管T1;第一蜂鸣器BZ1的正极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接电源VCC,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第二指示灯LED2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T1的C极接第一蜂鸣器BZ1的负极;第一三极管T1的B极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T1的E极接地;所述的单片机模块Ⅱ包括单片机U2、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二电阻R12、第三晶振X3;第十五电容C15的正极、单片机U2的第20脚接电源VCC;第十二电阻R12、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和单片机U2的第10脚接地;第十五电容C15的负极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第三晶振X3的一端同时接单片机U2的第4脚和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第三晶振X3的另一端同时接单片机U2的第5脚和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单片机U2的第2脚接无线模块Ⅱ中芯片V1的第10脚;单片机U2的第3脚接无线模块Ⅱ中芯片V1的第9脚;单片机U2的第14脚接无线模块Ⅱ中芯片V1的第19脚;单片机U2的第15脚接无线模块Ⅱ中芯片V1的第18脚;单片机U2的第18脚接报警模块Ⅱ中第二指示灯LED2的一端;单片机U2的第19脚接报警模块Ⅱ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单片机U2的第6脚、第7脚、第8脚、第9脚、第12脚、第13脚悬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4229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稀油站仪表盘
- 下一篇:一种陶瓷精抛机磨头上部润滑加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