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6646.8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余东合;马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的方法,应用于煤层气开采。步骤A、将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管柱下入井下套管内;步骤B、在油管内下入排水管柱;步骤C、排水采气生产过程中,当出现煤粉堵塞排水通道,将供液泵车与井口装置的套管闸门连接;步骤D、启动供液泵车,向套管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泵入洗井水;冲洗泵筒和同心双层油管内粘敷的煤粉,洗井水携带煤粉到达地面排水管线;步骤E、当返出的洗井水水质要与泵入的洗井水质相同,关闭供液泵车,完成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效果是:在整个洗井的过程中,不需要停止抽油机的工作,能使泵筒或油管内的煤粉清洗的干净彻底。洗井水不会进入煤层,不会对煤层造成伤害。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气 排液井 不停 抽洗井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将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管柱下入井下套管内;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管柱包括双通道洗井装置和排水管柱两部分;首先下入双通道洗井装置,双通道洗井装置的结构是:油管(2)连接在井口装置(1)的下部;煤层气导流洗井器(3)的上端螺纹连接在油管(2)的下端;煤层气导流洗井器(3)下端的两端有外螺纹的双公接头连接密封调节器(4)的上接头;同心双层油管(5)的内层油管穿过密封调节器(4)调节接头的内腔并且同心双层油管(5)的内层油管与煤层气导流洗井器(3)的内芯管连接;密封调节器(4)下端的下接头连接同心双层油管(5)的外层油管上端;同心双层油管(5)的外层油管下端连接同心管式泵(6)的外筒上接头;同心双层油管(5)下端的内层油管连接同心管式泵(6)的泵筒上接头;同心管式泵(6)的外筒下接头连接煤层气双通道洗井阀(7)的两端带有外螺纹的管接头;同心管式泵(6)的泵筒下接头连接煤层气双通道洗井阀(7)的排液管;洗井阀(7)下端转换接头螺纹连接筛管(8);筛管(8)下端连接沉砂油管(9);沉砂油管(9)下端固定有丝堵(10);步骤B、在油管(2)内下入排水管柱,排水管柱的结构是:光杆的上端连接抽油机,光杆的下端连接抽油杆(11),抽油杆(11)的下端连接同心管式泵(6)的连接杆;同心管式泵(6)连接杆的下端连接同心管式泵的柱塞(12),同心管式泵的柱塞(12)的位置在同心管式泵(6)内;步骤C、排水采气生产过程中,当出现煤粉堵塞同心管式泵(6)的泵筒或油管(2)时,或出现煤粉堵塞排水通道排水量减少或无水排出,通过高压软管将供液泵车与井口装置(1)的套管闸门连接;步骤D、启动供液泵车,向套管与油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泵入洗井水;洗井水沿套管与油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下行,到达煤层气导流洗井 器(3);供液泵车的压力达到2MPa,供液泵车的排量在100~150L/min之间;煤层气导流洗井器(3)的皮碗在水流的压力作用下向外扩张与套管内壁密封,封堵套管与油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皮碗向下滑动,压缩煤层气导流洗井器(3)的弹簧,皮碗下行至煤层气导流洗井器(3)的密封接头上端面形成密封;洗井水通过煤层气导流洗井器(3)导流筒的侧孔,进入沿煤层气导流洗井器(3)的导流筒和内芯管之间环形空间内;洗井水向下流动;洗井水依次进入密封调节器(4)的环形空间、同心双层油管(5)的环形空间、同心管式泵(6)的环形空间和煤层气双通道洗井阀(7)的环形空间,洗井水通过煤层气双通道洗井阀(7)芯筒壁上的横向的进液孔进入芯轴中心孔内;煤层气双通道洗井阀(7)的固定凡尔在洗井水的作用下关闭,洗井水沿煤层气双通道洗井阀(7)芯筒的中心孔上行进入同心管式泵(6)泵筒;洗井水继续上行进入同心双层油管(5)的内层油管内,同时冲洗完泵筒(6)和同心双层油管(5)内粘敷的煤粉,洗井水携带煤粉继续上行,通过煤层气导流洗井器(3)、油管(2),到达地面排水管线中;在进行洗井的同时抽油机运转;步骤E、当返出的洗井水水质要与泵入的洗井水质相同,关闭供液泵车,关闭供液泵车连接的套管闸门,拆除洗井高压软管,完成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进入进行排水采气生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2664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