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9623.5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平;杜青;李成钢;孙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或负极其中之一呈液态,对电极呈固态。本发明可以有效利用电器的空间,方便的进行电池组的组合,从而可以应用于交通、储能、医疗以及小型电子产品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负极呈液态,正极呈固态,基本组成如下:(1)正极:由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混合后粘接于集流体上而成,其活性物质为锂‑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硫酸盐‑氟化物的复合物、磷酸盐、碳酸盐、草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复合物;(2)负极:由过渡金属离子溶解于溶剂中组成,过渡金属选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锡、铅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其含氧复杂离子,或其氨、硫氰酸根、氰酸根、硫代硫酸根的配合物;其溶剂选自水、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酒精、甲醇、二甲亚砜、乙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氧五环、二氧六环、丙酮、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r‑丁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负极包含集流体,集流体选自不锈钢、镍、钛、铂、钯、金、银、铜或导电石墨;(3)隔膜:隔膜选自无机锂离子导电膜、中性离子膜、阳离子交换膜或阴离子交换膜,可以是单层膜,也可以是多层复合膜;(4)电解液:溶质为锂盐,选自锂的卤化物、硫酸盐、硝酸盐、草酸盐、醋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氢氧化物;溶剂选自水、N‑甲基吡咯烷酮、N‑甲基甲酰胺、酒精、甲醇、二甲亚砜、乙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二氧五环、二氧六环、丙酮、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甲乙酯、r‑丁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正极和负极的电解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5)外壳:外壳材质选自金属、无机物陶瓷、塑料、橡胶、树脂或金属与上述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正负极外壳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正负极外壳之间用隔膜分开;负极外壳为管状、盒状、球状、多面体状,或上述多种形状的组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3962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干板线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高层结构动态位移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