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无线消防应急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85858.0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4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葛泉波;段胜安;高超;程凯韬;叶长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23/02;F21V23/04;H05B37/02;H05B37/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智能无线消防应急灯,现有的消防应急灯,不能及时有效的保证灯具可靠性,本发明主要由通信及控制模块和应急灯模块两部分组成。应急灯模块包括电源管理模块、LED光源和电池,电源管理模块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通信及控制模块用于对灯具模块的充放电信息控制,以及处理灯具传回的信息,并且通过射频收发器与外界进行数据和信号的交互;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灯具内部的电源管理和信号采集,并且将采集到的参加传给通信控制模块。本发明的硬件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应急灯采用LED灯,节约了能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无线 消防 应急灯 | ||
【主权项】:
一种智能无线消防应急灯由通信及控制模块和应急灯模块两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应急灯模块包括电源管理模块、LED光源和电池,开关电源模块有电时,开关电源对LED灯供电,同时对电池充电,在开关电源模块断电的情况下,由电池对LED灯进行供电,电源管理模块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电路、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通信及控制模块用于对灯具模块的充放电信息控制,以及处理灯具传回的信息,并且通过射频收发器与外界进行数据和信号的交互;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灯具内部的电源管理和信号采集,并且将采集到的参加传给通信控制模块,通信及控制模块为主控与通信电路;一种智能无线消防应急灯的内部控制电路包括主控与通信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主控与通信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五电阻R35、第三十六电阻R36、第三十七电阻R37,三个LED灯分别为G1、R32、Y1,电解电容C12,瓷片电容C11,蜂鸣器LS1和开关K;主控芯片U1的2脚与电阻R36的一端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再与LED灯R32的正极连接;主控芯片U1的3脚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和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3的另一端为主控与通信电路的main control端;主控芯片U1的4脚与电阻R26的一端连接和电阻R31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6的另一端为主控与通信电路的132 186V transition端;主控芯片U1的5脚与电阻R27的一端连接和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7的另一端为主控与通信电路的50Hz sampling端;主控芯片U1的6脚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2的另一端为主控与通信电路的Battery check端;主控芯片U1的7脚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和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为主控与通信电路的Probe laser端;主控芯片U1的8脚与电阻R35的一端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与LED灯G1的的正极连接;主控芯片U1的9脚直接与主控与通信电路的charge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10脚与主控与通信电路的discharge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30号引脚与电阻R37的一端和蜂鸣器LS1的一端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与LED灯的正极连接,蜂鸣器LS1的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12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12的负极与电阻R34的一端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LED灯G1的负极、LED灯R32的负极、LED灯Y1的负极均接地,主控芯片U1的34脚与电阻R33的一端、瓷片电容C11的一端和开关K的一端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瓷片电容C11的另一端和开关K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其它引脚均为SI1000芯片说明书自带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十二极管D10、第十一二极管D11、第十二二极管D12 、第十三二极管DZ1,三个电解电容C3、C4、C6,两个瓷片电容C2、C5,两个三极管Q1、Q2,插接口P2,变压器T1和保险丝F1;220V交流电源由插接口P2接入,插接口P2的3接口与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开关电源电路的check_m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0的负极和二极管D11的正极与插接口P2的1接口连接,插接口P2的2接口架空;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3的正极、电阻R4的一端、瓷片电容C2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和变压器T1的6脚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Z1的负极、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瓷片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与变压器T1的5脚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Z1的正极与电解电容C6的负极和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瓷片电容C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7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解电容C6的正极、电阻R7的另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变压器T1的4脚、变压器T1的1脚、电解电容C4的负极、电解电容C3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2的负极、瓷片电容C5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1的3脚连接;变压器T1的2脚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与开关电源电路的+8_M端、电解电容C4的正极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开关电源电路的A_M端连接;充电部分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三十电阻R30,第十四二极管D14,两个电解电容C13、C14,三个瓷片电容C7、C8、C9,两个三极管Q4、Q6,电池BT1,保险丝F2,和变压芯片U2;电阻R25的一端与充电部分电路的check_f端、瓷片电容C8的一端连接,check_f端与开关电源电路的check_m端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与主控与通信电路的132 186V transition端连接;瓷片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0的一端与主控与通信电路的50Hz sampling端、电阻R25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电解电容C13的正极、变压芯片U2的3脚和充电部分电路的+8_F端连接,变压芯片U2的2脚及4脚、电解电容C14的正极瓷片、电容C9的一端共同与开关电源电路的Vout端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13、C14的负极、瓷片电容C9的另一端和变压芯片U2的1脚接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19的一端和二极管D1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3与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28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8另一端与主控与通信电路的charge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主控与通信电路的Battery check端和瓷片电容C7的一端连接,瓷片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14的负极与保险丝F2的一端连接,保险丝F2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电池BT1的负极接地;放电部分电路包括第九电阻R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三电阻R33,瓷片电容C10,第十五二极管D15,第三三极管Q3、第五三极管Q5、第七三极管Q7和插接口P3;电阻R21的一端与二极管D14的负极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电阻R24的一端和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5的正极、插接口P3的1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20、R22的一端连接,插接口P3的2脚接地,电阻R2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主控与通信电路的discharge端连接,并与电阻R29的一端连接,电阻R2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和电阻R3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5的负极接电源,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主控与通信电路的Main control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为放电部分电路的A_F端,与开关电源电路的A_M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为与主控与通信电路的Probe laser端连接,并与瓷片电容C10的一端和插接口P3的3脚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阻R33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8585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