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桐子素微胶囊剂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225.9 | 申请日: | 2011-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军;浦恩堂;廖云波;夏咸松;严胜骄;王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5/00 | 分类号: | A01N45/00;A01N25/28;A01P1/00;A01P7/00;A01P9/00;B01J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制备小桐子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制剂技术范畴。具体是以小桐子素(活性成分麻疯树萜醇I)为材芯,通过界面聚合法,制成小桐子素微胶囊剂。其特征在于组成配比如下:小桐子素母药1-50%、乳化剂7-27%、渗透剂5-18%、助溶剂5-26%、余量为水。本方法生产的微胶囊具有密封性好,受自然(紫外线、微生物、温度、金属离子)影响小,稳定性高、可掩蔽气味、缓释增效,并能够有效的控制其对地下水的污染;该微胶囊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大量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桐子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小桐子素微胶囊生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以小桐子素母药(活性成分麻风树萜醇I,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200910094155.5)和增效剂混合作为囊芯,以聚酰胺作为壁材,加入适当的乳化剂和助剂,通过界面聚合法,制成的小桐子素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小桐子素母药(麻风树萜醇I)1‑55%、囊壁材料:5‑40%、分散剂1‑10%、稳定剂4‑13%、、增效剂0.1%‑5%、酸碱调节剂0.01%‑1%、防冻剂0.1‑5%、余量为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学;云南神宇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7922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配置有轻触式辅助轮的电动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