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丝束PAN基碳纤维原丝的上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9747.0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唐泓;畅延青;施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5/647;D06M13/402;C07C233/36;C07C231/12;D06M101/28;D01F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丝束PAN基碳纤维原丝的上油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油方法中碳纤维原丝用油剂抗静电性差,容易造成满卷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对致密化后丝束大于24K的PAN基碳纤维原丝浸渍上油,其中所用的油剂为V与W的混合物,V与W的混合重量比为V∶W=3∶1~3,V的有效成份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5~20份氨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A;b)40~60份氨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B;c)10~30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d)5~20份乳化剂;W为二乙烯三胺与硬脂酸反应而得的酰胺化合物的环氧基加成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大丝束PAN基碳纤维原丝的工业生产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丝束 pan 碳纤维 上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大丝束PAN基碳纤维原丝的上油方法,在30~50℃、常压条件下,将0.5~3.0重量%油剂乳液浸渍经致密化后丝束大于24K的PAN基碳纤维原丝,其中所用的油剂为V与W的混合物,V与W的混合重量比为V∶W=3∶1~3;V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a)5~20份氨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A;b)40~60份氨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B;c)10~30份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d)5~20份乳化剂;其中所述的氨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A在25℃时的粘度为50~250mm2/s,氨基当量为4000~8000;氨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B在25℃的粘度为500~4000mm2/s,氨基当量为1000~3000;所述的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在25℃的粘度为400~1000mm2/s,HLB为4.0~10.0;所述乳化剂取自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其环氧乙烷加成数为3~8,其脂肪醇、脂肪酸或烷基苯酚中的碳原子数为12~16;W为二乙烯三胺与硬脂酸反应而得的酰胺化合物的环氧基加成物,所述酰胺化合物的环氧基加成物的合成方法为: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将1mol二乙烯三胺和2mol硬脂酸在200~220℃下反应5小时,得酰胺化合物,然后与10mol环氧乙烷进行加成反应得酰胺化合物的环氧基加成物W。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697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方位无线监控背箱
- 下一篇:视频优化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