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浇筑振捣动态可视化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8967.1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正宏;边策;毛龙;史团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振捣动态可视化监测方法:其基于GPS动态定位测试的振捣棒点工作轨迹判定系统,通过实时采集/传输/处理混凝土浇筑现场振捣棒点运行轨迹状态参数信息,并采用计算机图形在线方法显示,依据混凝土振捣控制参数(如振捣几何边界/振捣有效半径/振捣插拔阈值等)评判准则对浇筑振捣状态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避免漏振/欠振/过振和施工冷缝等现象发生,实现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性态的准确量化评判,以彻底改变混凝土浇筑振捣状态完全依靠现场操作人员经验判断的传统方法,避免了现场混凝土振捣不合格后难以处理或处理效果差的缺点,可实现及时准确可靠处理振捣施工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浇筑 动态 可视化 监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混凝土浇筑振捣动态可视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振捣棒的振捣轨迹和振捣时间的测定——首先,在振捣棒的一端安装用于测定待振捣混凝土电位的电极,另一端则安装GPS天线;其次,将振捣棒插拔于待振捣混凝土,且在振捣棒插拔待振捣混凝土时,采用传统RTK工作模式对GPS天线所反馈的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GPS天线在振捣棒上固定点的坐标数据,并将该GPS天线在振捣棒上固定点的坐标数据反馈至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振捣棒棒头的定位坐标数据与GPS天线在振捣棒上固定点的坐标数据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每一次振捣棒插拔时的振捣轨迹(x,y,z);同时,利用单片机采集分析振捣棒插拔待振捣混凝土时电极所反馈的电位值进行振捣棒的振捣时间计算,以获取振捣棒的振捣时间t;最后,单片机将振捣棒的振捣轨迹与相应的振捣时间整合起来,以形成振捣棒工作时的四维坐标数据(x,y,z,t);2)振捣棒振捣状态的可视化——将步骤1)所形成的四维坐标数据(x,y,z,t)反馈至图形处理软件,该图形处理软件根据施工规范确定的振捣时间要求,判断出相应的振捣区域的混凝土振捣效果,并将各区域振捣效果可视化显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6896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泵用气膜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 下一篇:汽油发动机的高压电双重同步点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