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P过滤的跨层P2P流量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3224.7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8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韩祺祎;文红;吕世超;李建强;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5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李明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所要一种基于IP过滤的跨层P2P流量识别方法。本发明在IP地址识别之后,再利用端口号识别进一步将非P2P流量中的报文作进一步细化分类。本发明直接提取报文包头中的IP地址和端口号来识别P2P流量,准确率较高,开销小,实时性高,且对IP地址的识别在网络层进行,对于端口号的识别在传输层进行,由于不涉及对应用层数据内容的分析,因此本发明对报文的识别不受报文加密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 过滤 p2p 流量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IP过滤的跨层P2P流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P识别步骤:流量识别模块将采集到报文包头的IP地址取出,在本地存储的C/S模式下的服务器的IP库进行查找,如当前取出的IP地址存在于所述IP库中,则判定当前报文为非P2P报文,否则,将判定当前报文为P2P报文;端口号识别步骤:将判定为非P2P报文的端口号取出,在本地存储的C/S模式下的Port库进行查找,如当前取出的端口号存在于所述Port库中,则判定当前报文为已知的非P2P报文,否则,将当前报文判定为加密或未知的非P2P报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5322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润湿、电流体和电泳技术的彩色流体
- 下一篇:预失真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