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品中痕量藻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2015.0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3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虞锐鹏;杨健;陈海燕;何恩奇;钮伟民;陶冠军;武铄;徐夏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中痕量藻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更具体涉及水产品中污染物的检测技术领域。本方法将富集纯化技术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相结合,对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和节球藻毒素定量分析,其处理步骤包括:超声提取、固相萃取纯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快速测定水产品中的微囊藻毒素MC-RR、MC-YR、MC-LR和节球藻毒素NOD。本发明建立的方法能够快速分析水产品中的藻毒素含量,其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易于操作且回收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品 痕量 毒素 含量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产品中痕量藻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用溶剂浸泡,采用超声辅助萃取方式,将藻毒素萃取到溶剂中,通过离心分离,减压浓缩后,将藻毒素提取浓缩液上固相萃取柱,洗脱液氮吹浓缩,定容后直接用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的提取:将冷冻干燥的水产品样品粉碎均匀,按0.20 g干粉加正丁醇‑甲醇‑水体积比1︰4︰15抽提液5‑10mL比例,浸泡10 min后,超声波功率为150‑250W,超声10 min,12000 r/min离心10‑15 min,移取上层清液,沉淀用同前的条件再抽提两次,合并上清液,40℃以下减压浓缩至5 mL;(2)、样品的富集及纯化:采用已活化的500mg C18固相萃取柱对步骤(1)得到的浓缩液上样富集藻毒素,控制流速1mL/min;依次用纯水、10% 的甲醇水溶液各3‑5mL 冲洗固相萃取柱,控制流速2mL/min;最后用5‑10 mL 0.05%‑0.1%三氟乙酸的甲醇溶液洗脱柱上藻毒素,控制流速2‑3mL/min,洗脱液在30℃条件下氮吹浓缩,于‑18℃冷冻保存;(3)、色谱分析前将步骤(2)保存的冷冻品用甲醇定容并用0.22 μm 有机滤头过滤,定容体积1.00mL;(4)、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液相色谱条件:超高效液相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 柱,2.1 mm×100 mm×1.7 μm,柱温为45℃;流动相为A:水;B:乙腈;A、B均含体积分数0.10%甲酸,流速为0.30 mL/min;梯度洗脱程序为0‑6.0 min:含B:20%‑35%,其余组分为A;6.0‑8.0 min:含B:35%‑100%,其余组分为A;质谱条件:Q‑TOF‑MS 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电离模式ESI+;离子源温度:100℃;脱溶剂气温度:250℃;毛细管电压:3.5 kV;锥脱溶剂气流量:500 L/h;锥孔电压: 30 V;锥孔气流量:50 L/h;四级杆范围 m/z: 100‑1500;碰撞能量:6V;TOF离子飞行方式采用V模式,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目标化合物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确定,绘制标准曲线,以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5201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水射流成孔工具、装置以及灌注桩施工方法
- 下一篇:电泳涂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