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功能电极组的电火花诱导可控烧蚀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4007.7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东;徐安阳;田宗军;邱明波;沈理达;黄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1/08;B23H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高原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功能电极组的电火花诱导可控烧蚀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电火花诱导可控烧蚀加工的工作液输入单元、气体燃烧介质输入单元和蚀除产物抽出单元组合形成功能电极组;其次,将功能电极组与成形电极组合成成形电极组合或单独组成功能电极集束组作为加工电极与脉冲电源相连;第三,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使气体燃烧介质从气体燃烧介质输入单元喷入加工区域,使工作液从工作液输入单元喷入加工区域,通过蚀除产物抽出单元把加工过程中生成的蚀除产物和部分工作液抽离加工区域;第四,通过数控工作台带动使功能电极集束或组合而成的加工电极与工件产生相对运动,可形成成形加工、铣削加工、车削加工等加工形式。本发明加工效率高,损耗低、安全,无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功能 电极 电火花 诱导 可控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功能电极组的电火花诱导可控烧蚀加工方法,其特征是: 首先,将电火花诱导可控烧蚀加工的工作液输入单元、气体燃烧介质输入单元和蚀除产物抽出单元组合形成功能电极组;其次,将功能电极组单独或与成形电极组合后作为加工电极与脉冲电源相连;第三,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使气体燃烧介质从气体燃烧介质输入单元喷入加工区域,使工作液从工作液输入单元喷入加工区域,通过蚀除产物抽出单元把加工过程中生成的蚀除产物和部分工作液抽离加工区域;加工时通过气体燃烧介质输入单元向加工区域通入高压气体燃烧介质,通过工作液输入单元向加工区域通入高压工作液,高压工作液冲击高压气体燃烧介质,在极小的区域里形成强烈紊流,打散高压气体燃烧介质,使之分散细化成为微小气泡,工作液和高压气体燃烧介质的混流冲向加工表面,微小气泡附着在工件表面或者在加工表面短暂经过,蚀除产物抽出单元把加工区域的部分工作液和蚀除产物抽离加工区域;当功能电极组端面或功能电极组与成形电极的组合体的端面和加工表面达到放电间隙时,在脉冲电源的作用下,极间产生火花放电,火花放电产生的高温使工件表面材料气化或熔化,蚀除部分工件材料;同时,远高于燃点的高温点燃气体燃烧介质氛围中的工件表面材料,使气体燃烧介质与工件表面材料发生剧烈的燃烧化学反应,烧蚀去除工件表面材料,微气泡中的可燃气体耗尽或气体燃烧介质输入单元关断后反应终止,加工过程靠燃烧和电火花复合加工,获得较高的加工效率,气体燃烧介质输入单元关断后,加工区域烧蚀加工结束或利用单纯电火花修整加工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1400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喷嘴处外溢药液的喷药机
- 下一篇:一种尾气废气零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