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号频谱包络的频谱感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5767.1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明;李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周珏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号频谱包络的频谱感知方法,其利用两根接收天线接收时域连续的射频信号,然后对时域连续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时域采样处理得到时域离散的基带信号,对时域离散的基带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信号频谱,再计算信号频谱包络的互相关系数,最后通过比较信号频谱包络的互相关系数与判决门限的大小,判定是否有其它无线通信业务占用频段,实现频谱感知,本发明方法克服了已有的协方差矩阵检测法和特征值检测法在多根天线接收信号之间的时域相关性较低或不相关时频谱感知失效的缺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号 频谱 包络 感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信号频谱包络的频谱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假设认知无线电系统采用两根接收天线接收时域连续的射频信号,将两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时域连续的射频信号均表示为时间t的函数,将第一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时域连续的射频信号记为x1(t),将第二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时域连续的射频信号记为x2(t);②分别对第一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时域连续的射频信号x1(t)和第二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时域连续的射频信号x2(t)进行下变频处理,再分别对x1(t)和x2(t)经下变频处理后得到的时域连续的射频信号进行K次时域采样,得到第一根接收天线上的时域离散的基带信号和第二根接收天线上的时域离散的基带信号,将第一根接收天线上的时域离散的基带信号和第二根接收天线上的时域离散的基带信号均表示为时域采样序号k的函数,分别记为y1(k)和y2(k),其中,k=1,2,…,K,K表示时域采样的次数;③分别对第一根接收天线上的时域离散的基带信号y1(k)和第二根接收天线上的时域离散的基带信号y2(k)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第一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频谱和第二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频谱,将第一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频谱和第二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频谱均表示为频域采样序号k′的函数,分别记为w1(k′)和w2(k′),其中,k′=1,2,…,K′,K′表示频域采样的次数;④根据第一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频谱w1(k′)和第二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频谱w2(k′),计算信号频谱包络的互相关系数,记为r,r = 1 K ′ Σ k ′ = 1 K ′ | w 1 ( k ′ ) w 2 ( k ′ ) | - μ 1 μ 2 ( 1 K ′ Σ k ′ = 1 K ′ ( | w 1 ( k ′ ) | - μ 1 ) 2 ) ( 1 K ′ Σ k ′ = 1 K ′ ( | w 2 ( k ′ ) | - μ 2 ) 2 ) , ]]> 其中,μ 1 = 1 K ′ Σ k ′ = 1 K ′ | w 1 ( k ′ ) | , ]]>
符号“||”为绝对值符号,|w1(k′)|表示第一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频谱w1(k′)的信号频谱包络,|w2(k′)|表示第二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频谱w2(k′)的信号频谱包络;⑤根据频域采样的次数K′,计算判决门限,记为λ,λ=Q-1(1-Pf),其中,Pf表示虚警概率,Q-1(1-Pf)为Q(1-Pf)的反函数,
u为积分变量;⑥比较信号频谱包络的互相关系数r和判决门限λ的大小,如果信号频谱包络的互相关系数r大于等于判决门限λ,则判定其它无线通信业务正占用频段;如果信号频谱包络的互相关系数r小于判决门限λ,则判定其它无线通信业务未占用频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0576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