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体繁育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3966.9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6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严银龙;施永海;张根玉;徐嘉波;朱雅珠;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体繁育技术,本发明选择雌蟹规格在150克以上,雄蟹200克以上体格健壮的中华绒螯蟹亲体,其特征是在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将选来的中华绒鳌蟹亲体浸入微流水氧气充足的新鲜水中2-3分钟后取出,过3-5分钟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然后采用室内玻璃钢越冬池暂养,12月中旬开始中华绒螯蟹亲体的越冬培育,每年3月初,交配时水温控制在9-12℃,雌雄配比为1.5-2∶1,交配密度为7-13只/m2,抱卵后,连续不间断充气并加大充气量,中华绒螯蟹幼体培育温度在24-25℃;育苗海水盐度在18‰;投喂轮虫、卤幼和淡水枝角类生物饵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中华 绒螯蟹大 规格 繁育 技术 | ||
【主权项】:
中华绒螯蟹大规格亲体繁育技术,选择雌蟹规格在150克以上,雄蟹200克以上体格健壮的中华绒螯蟹亲体,其特征是在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将选来的中华绒鳌蟹亲体浸入微流水氧气充足的新鲜水中2‑3分钟后取出,过3‑5分钟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高锰酸钾用水配成浓度为5‑10mg/l溶液,将中华绒螯蟹亲体放入消毒池浸泡20‑30分钟,药浴时应避光,然后采用室内玻璃钢越冬池暂养,越冬池池底铺设黄沙15‑20cm,搭建瓦片隐蔽物和网片攀护物,越冬池气头密度为0.5‑1个/m2,溶解氧5‑8mg/l,水深55‑65cm,光照度500‑1000lx,雌雄分开放养,雌、雄蟹放养密度分别为5‑10只/m2和4‑8只/m2,淡水水源为天然河道水,抽入蓄水池沉淀三天后使用,每三天换水一次,投喂小虾、螺蛳和鱼肉,辅以玉米、南瓜、豆粕,搭配河蟹全价颗粒饲料、VE微量元素,暂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一次,上午的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1/3,小虾、螺蛳和鱼肉日投喂量为中华绒螯蟹亲体体重的3‑8%;12月中旬开始中华绒螯蟹亲体的越冬培育,室内最低水温不低于5℃;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上午的投喂量为日投喂量的1/3,小虾、螺蛳和鱼肉日投喂量为亲体体重的1‑5%;每年3月初,当水温达到9℃以上,安排促产配对,交配用海水纳入土池池塘内沉淀,盐度稳定在18‰,交配时水温控制在9‑12℃,雌雄配比为1.5‑2∶1,交配密度为713只/m2,持续交配时间为7‑15天,及时捉出雄蟹,以防止对抱卵蟹的干扰;抱卵后,连续不间断充气并加大充气量,调整气头密度为1‑1.5个/m2,保证抱卵蟹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溶氧5‑8mg/l需求,每三至五天换水一次,换水时温度偏差小于±1℃,盐度偏差小于±0.5‰,以防因温度和盐度变化太大而引起抱卵蟹流产;中华绒螯蟹幼体培育温度在24‑25℃;育苗海水盐度在18‰;投喂轮虫、卤幼和淡水枝角类生物饵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未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039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滋补羊肉制品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螺纹式氙气灯聚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