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筒纵置式链条炉排热水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3961.2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7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娜;张海英;马广来;邓玉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天地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5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锅筒纵置式链条炉排热水锅炉,它涉及一种热水锅炉。以解决现有锅炉热效率低、耗煤量大、管易堵塞以及排烟温度高的问题。它包括左纵上集箱、右纵上集箱、左纵水管、两根第一立式分水管、两根第二立式分水管、多个上横集箱、多个下横集箱、前横集箱、后横集箱、多根第一水冷壁管、多根第二水冷壁管,多组第三水冷壁管、多组第四水冷壁管,多组第五水冷壁管、多组第六水冷壁管、多组上对流管束、多组前对流管束、多组后对流管束和至少一个对流式省煤器;前横集箱和后横集箱均分别与左防焦箱和右防焦箱连通,多个上锅筒中相邻上锅筒之间以及左纵集箱和右纵上集箱分别与各自相邻的上锅筒之间均通过多个上横集箱连通。本发明用于集中供热。 | ||
搜索关键词: | 锅筒纵置式 链条 热水锅炉 | ||
【主权项】:
一种锅筒纵置式链条炉排热水锅炉,该锅炉包括炉体(6)、分层给煤器(16)、给煤斗(17)、大横梁链条炉排(15)、前拱(57)、后拱(54)、左防焦箱(33)、右防焦箱(32)、多个上锅筒(35)和与该上锅筒数量相一致的多个下锅筒(46),多个上锅筒(35)的下部为炉膛(24),所述大横梁链条炉排(15)的下部后端设有出渣口(14),所述给煤斗(17)设置在炉体前墙(58)的前方且位于大横梁链条炉排(15)输入端的正上方,分层给煤器(16)设置在炉体前墙(58)的前方的给煤斗(17)和大横梁链条炉排(15)输入端之间,大横梁链条炉排(15)的输出端设置在炉膛(24)内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该锅炉还包括左纵上集箱(28)、右纵上集箱(20)、左纵水管(22)、右纵水管(36)、两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两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多个上横集箱(39)、多个下横集箱(29)、前横集箱(18)、后横集箱(27)、多根第一水冷壁管(5)、多根第二水冷壁管(38)、多组第三水冷壁管(23)、多组第四水冷壁管(40)、多组第五水冷壁管(26)、多组第六水冷壁管(41)、多组前拱管(19)、多根后拱管(25)、多组上对流管束(45)、多组前对流管束(50)、多组后对流管束(51)、多根第一下降管(4)、多根第二下降管(42)和至少一个对流式省煤器(9);炉膛(24)内纵向设置有至少两排第一折流墙(53),后拱(54)和相邻两排第一折流墙(53)之间为燃室区(56),炉膛后墙(59)的上端设有锅炉排烟口(61),炉膛后墙(59)与炉体后墙(6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对流式省煤器(9),炉体后墙(60)的上端设有排烟口(8),炉体后墙(60)的下端设有鼓风口(13),大横梁链条炉排(15)的两侧设有进风口(12);所述多个上锅筒(35)和多个下锅筒(46)纵向对称设置在炉体(6)内的上端和下端且多个上锅筒(35)和多个下锅筒(46)位于炉体前墙(58)和炉膛后墙(59)之间,对称设置的一个上锅筒(35)和一个下锅筒(46)构成一个锅筒组,对流式省煤器(9)的底部与管网集水器连通,对流式省煤器(9)的上部分别与左纵水管(22)的一端和右纵水管(36)的一端连通,所述两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的其中一根立式分水管(21)的一端与左纵水管(22)连通,所述两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的剩余一根立式分水管(21)的一端与右纵水管(36)连通,两根第一立式分水管(21)的另一端均与前横集箱(18)连通,所述两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其中一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一端与左纵水管(22)连通,所述两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剩余一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一端与右纵水管(36)连通,两根第二立式分水管(37)的另一端均与后横集箱(27)连通;前横集箱(18)和后横集箱(27)均分别与左防焦箱(33)和右防焦箱(32)连通,多根第一水冷壁管(5)的两端分别与左防焦箱(33)和左纵上集箱(28)连通,多根第二水冷壁管(38)的两端分别与右防焦箱(32)和右纵上集箱(20)连通,多个上锅筒(35)中相邻上锅筒(35)之间以及左纵上集箱(28)和右纵上集箱(20)分别与各自相邻的上锅筒(35)之间均通过多个上横集箱(39)连通;每组第三水冷壁管(23)的两端分别与左纵上集箱(28)和与该组第三水冷壁管(23)相对应的下横集箱(29)连通,每组第四水冷壁管(40)的两端分别与右纵上集箱(20)和与该组第四水冷壁管(40)相对应的下横集箱(29)连通,每组第五水冷壁管(26)的两端分别与左防焦箱(33)和与该组第五水冷壁管(26)相对应的下横集箱(29)连通,每组第六水冷壁管(41)的两端分别与右防焦箱(32)和该组第六水冷壁管(41)相对应的下横集箱(29)连通,每组前拱管(19)的两端分别与前横集箱(18)和该组前拱管(19)相对应的下锅筒(46)连通,每根后拱管(25)的两端分别与后横集箱(27)和与该后拱管(25)相对应的下锅筒(46)连通,每组前对流管束(50)的两端分别与前横集箱(18)和与该对流管束(50)相对应的下横集箱(29)连通,每组后对流管束(51)的两端分别与后横集箱(27)和与该对流管束(51)相对应的下横集箱(29)连通,多个下锅筒(46)中相邻下锅筒(46)之间通过多个上横集箱(39)连通;每个锅筒组之间设置有一组上对流管束(45)且该组上对流管束(45)的两端分别与该锅筒组中上锅筒(35)和下锅筒(46)连通,每根第一下降管(4)的两端分别与左防焦箱(33)和与该第一下降管(4)相对应的下锅筒(46)连通,每根第二下降管(42)的两端分别与右防焦箱(32)和与该第二下降管(42)相对应的下锅筒(46)连通,上锅筒(35)的个数与上对流管束(45)的组数相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天地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市天地宽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9396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飞射物砸落的长收口型鼓风式机械通风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管道电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