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光学微视野计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1696.0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戴云;叶志鹏;刘勇;张雨东;阴正勤;孟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11 | 分类号: | A61B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贾玉忠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自适应光学微视野计,红外信标向受检者的瞳孔发射红外光,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测量眼底反射光携带的人眼波前像差,计算机根据测得的像差计算控制电压,驱动波前校正器校正人眼像差。像差校正完成后,在刺激视标显示装置上的多个预定位置显示用于固定受检者视线的固定视标和用于向受检者眼底提供光刺激的光刺激视标。瞳孔相机利用眼前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摄取受检者的人眼瞳孔图像并计算瞳孔直径,计算机根据受检者的瞳孔直径的变化,控制改变光刺激视标,测量受检者的视野。本发明可靠性高,降低了视野检查中人眼像差引起的刺激冗余,有利于发现早期微视野缺损,为人眼微视野缺损评价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光学 视野 | ||
【主权项】:
一种自适应光学微视野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信标(1)、准直镜(2)、第一分光镜(3)、第二分光镜(4)、人眼(5)、第一光束匹配望远镜(6)、波前校正器(7)、第二光束匹配望远镜(8)、第二反射镜(9)、第三分光镜(10)、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1)、计算机(12)、高压放大器(13)、第三反射镜(14)、视标成像光学系统(15)、刺激视标显示装置(16)、第一反射镜(17)、瞳孔成像光学系统(18)及瞳孔相机(19);红外信标(1)发出的红外信标光由准直镜(2)准直,依次经第一分光镜(3)、第二分光镜(4)后进入人眼(5)瞳孔,在人的眼底形成一个发光点,即信标,此信标光经过人的眼底反射,透射出人眼瞳孔,携带的像差为人眼波前像差;该携带的像差为人眼波前像差的信标光透过第二分光镜(4)和光束匹配望远镜(6)后由波前校正器(7)反射,再通过第二光束匹配望远镜(8)、第二反射镜(9)和第三分光镜(10)进入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1);哈特曼波前传感器(11)对入射光束进行孔径分割,将各个子孔径中的光束聚焦到CCD相机的像面上,根据所得图像计算各个子孔径光斑偏移量,送入计算机(12)中;计算机(12)根据各子孔径光斑偏移量计算各个子孔径内的波前斜率,计算得到光束所携带的人眼波前像差,并根据测得的人眼波前像差经控制软件处理得到波前校正器(7)控制电压;控制电压信号经过高压放大器(13)放大后驱动波前校正器(7)的各个驱动电机,改变波前校正器(7)反射镜面的面型,从而校正人眼波前像差;像差校正完成后,计算机(12)作为刺激视标的控制装置,在刺激视标显示装置(16)上的多个预定位置显示用于固定受检者视线的固定视标和用于向受检者眼底提供光刺激的光刺激视标,刺激视标经视标成像光学系统(15)、第三反射镜(14)、第三分光镜(10)、第二反射镜(9)、第二光束匹配望远镜(8)、波前校正器(7)、第一光束匹配望远镜(6)、第二分光镜(4),对所述受检者眼睛进行视野刺激;瞳孔相机(19)用于监测测试过程中所述受检者的瞳孔直径变化,当在所述受检者看着所述固定视标的条件下,所述刺激视标显示装置(16)显示光刺激视标时,瞳孔相机(19)利用眼前红外光照明摄取瞳孔图像,检测所述受检者的瞳孔直径变化,测量所述受检者的视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0169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