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波形冲击电流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1660.0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傅正财;袁海燕;孙伟;陈坚;刘全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28 | 分类号: | G01R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冲击电流检测技术领域的长波形冲击电流发生器,包括:初级能量电路(1)、充电电容器组(2)、主放电球隙(3)、主放电球隙触发电路(4)、回路总电感(5)、回路总电阻(6)、放电开关(7)和开关控制电路(8),其中:初级能量电路(1)与充电电容器组(2)并联并分别与主放电球隙(3)的第一端口以及放电开关(7)的第二主电极相连接,主放电球隙(3)的第二端口分别与放电开关(7)的第一主电极(a)和回路总电感(5)相连接,回路总电感(5)串接回路总电阻(6)并与放电开关(7)的第二主电极(c)一并接地,开关控制电路(8)分别与放电开关(7)的第一主电极(a)、触发电极(b)和第二主电极(c)相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波形 冲击 电流 发生器 | ||
【主权项】:
一种长波形冲击电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能量电路(1)、充电电容器组(2)、主放电球隙(3)、主放电球隙触发电路(4)、回路总电感(5)、回路总电阻(6)、放电开关(7)和开关控制电路(8),其中:初级能量电路(1)与充电电容器组(2)并联并分别与主放电球隙(3)的第一端口以及放电开关(7)的第二主电极相连接,主放电球隙(3)的第二端口分别与放电开关(7)的第一主电极(a)和回路总电感(5)相连接,回路总电感(5)串接回路总电阻(6)并与放电开关(7)的第二主电极(c)一并接地,开关控制电路(8)分别与放电开关(7)的第一主电极(a)、触发电极(b)和第二主电极(c)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1316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