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贯通式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7621.7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7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蒋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敖健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贯通式编码器,涉及电子技术。包括支架、定位弹片、转轴及本体,支架、定位弹片、转轴及本体同心的自上而下依次安装;定位弹片铆接于支架的圆环状片体的下侧面,转轴为圆筒状,转轴的圈状凸沿的顶面上制有多个定位谷,在转轴的圈状凸沿的底面安装刷子,本体顺着其径向从内到外依次为同心的圆筒体和环形槽,作为编码电路的金属片与端子整体成型或铆接,金属片与端子包塑于环形槽底。有益效果是:定位弹片与支架结合牢固,现有技术中因本体环形槽面的不平而造成定位弹片无法稳固、易造成定位弹片声响的异响及信号的边缘接触、从而导致输出的编码信号不良的弊端得以克服;用途广,适用于汽车、多媒体音响、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通 编码器 | ||
【主权项】:
一种贯通式编码器,包括支架(1)、定位弹片(2)、转轴(3)及本体(6),支架(1)、定位弹片(2)、转轴(3)及本体(6)同心的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支架(1)包括一圆环状的片体及A凸耳(11),A凸耳(11)为在圆环状的片体的一直径的两端顺着径向向外侧凸伸的部分;定位弹片(2)包括一圆环状的片体及B凸耳(22),定位弹片(2)的圆环状的片体上一直径的一端两端分别压制定位凸(21),定位凸(21)向下凸出;B凸耳(22)为定位弹片(2)的一直径的两端顺着径向向外侧凸伸的部分;定位弹片(2)贴合于支架(1)的下侧面安装;转轴(3)为圆筒状,转轴(3)的下端顺着其径向凸伸形成圈状凸沿(31);转轴(3)的圈状凸沿(31)的顶面上制有多个定位谷(32),多个定位谷(32)间隔排列均匀分布于整圈以形成档位;支架(1)和定位弹片(2)套于转轴(3)外,定位弹片(2)上的定位凸(21)与转轴(3)的圈状凸沿(31)上的定位谷(32)形成档位定位接触;在转轴(3)的圈状凸沿(31)的底面安装刷子(4);本体(6)顺着其径向从内到外依次为同心的圆筒体(61)和环形槽(62),且环形槽(62)的靠内的侧壁即是圆筒体(61)的外侧壁的下部;在环形槽(62)的横截面圆环的一直径的两端分别向外凸伸一方形槽(63),且所述方形槽(63)与环形槽(62)在结合部贯通而形成整体;作为编码电路的金属片(5)与端子(7)整体成型,金属片(5)与端子(7)包塑于环形槽(62)底,并且,金属片(5)的表面外露,端子(7)的外端伸出本体(6);转轴(3)包套于本体(6)的圆筒体(61)外,且圈状凸沿(31)沉设于本体(6)的环形槽(62)中,圈状凸沿(31)的底面上安装的刷子(4)与本体(6)环形槽(62)中的金属片(5)接触,刷子(4)随转轴(3)转动,形成编码信号从端子(7)输出;其特征在于:定位弹片(2)铆接于支架(1)的下侧面,以实现定位弹片(2)与支架(1)下侧面的贴合安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10762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显示自动读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轴液体动力陀螺仪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