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填料氨氧化内循环短程反硝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91112.9 | 申请日: | 201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7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理辉;谢晓琳;陈皓;李超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的含氨废水的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采用矩形反应单元布置,包括进水混合区、亚硝化区、沉淀区、氨氧化区、分离区,在亚硝化区和氨氧化区加入锰改性海绵填料,以维持亚硝化菌的良好生长,保证除氮效果,同时,使混合液中剩余的氨氮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发生氨氧化作用,提高废水治理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填料 氧化 循环 短程 硝化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一体化填料氨氧化内循环短程反硝化工艺,采用矩形反应单元布置,包括进水混合区、亚硝化区、沉淀区、氨氧化区、分离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为:①首先废水进入配水井,按1∶1的比例分配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进入进水混合区,另一部分进入氨氧化区,通过引入并调节回流水水量,使混合废水氨氮浓度降至300mg/L以下;②经过稀释后的废水进入亚硝化区,在该区加入锰改性海绵填料,控制曝气量,使溶解氧浓度在1.0~1.5mg/L,pH控制在8.0~8.3,温度控制在28℃,水力停留时间12h;③经上述处理的废水以重力自流方式进入沉淀区,在该区设有污泥回流泵,与亚硝化区实现污泥连续回流,其回流比为20%;④经沉淀后的废水流入氨氧化区,与配水井分配的另一份进水混合,在氨氧化区加入锰改性海绵填料,提高温度至32℃,调节pH8.0,碱度(以CaCO3计)300mg/L,水力停留时间12h;⑤反应后的混合废水进入分离区,在分离区设有污泥回流泵,与氨氧化区实现连续污泥回流,回流比为20%;⑥分离区部分上清液通过水泵进入进水混合区,另外一部分直接外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9111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