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固三相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3391.8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冕;李群生;陈崇刚;蔡连波;胡庆均;赵勇;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22 | 分类号: | B01J8/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固三相分离器,以解决现有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分别存在的占据反应器的容积较大、结构复杂或气液固三相的分离效果有限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筒(2)、内套筒(3),两者之间形成环形通道(7)。外套筒自上而下依次由外套筒上锥段(21)、外套简直筒段(22)和外套筒下锥段(23)组成;外套筒上锥段的顶部设有升气管(1)。内套筒自上而下依次由内套筒上锥段(31)、内套简直筒段(32)和内套筒下锥段(33)组成。外套筒上锥段的上部设有开孔(4),内套筒上锥段上设有条形孔(5)。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石油炼制行业中的沸腾床加氢过程,也可用于多种其它的过程,进行气液固三相的分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液固 三相 分离器 | ||
【主权项】:
一种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设于圆筒型反应器壳体(9)内的上部,包括外套筒(2)、内套筒(3),外套筒(2)与内套筒(3)之间形成环形通道(7),其特征在于:外套筒(2)自上而下依次由外套筒上锥段(21)、外套筒直筒段(22)和外套筒下锥段(23)组成,外套筒上锥段(21)的顶部设有升气管(1),内套筒(3)自上而下依次由内套筒上锥段(31)、内套筒直筒段(32)和内套筒下锥段(33)组成,外套筒上锥段(21)、外套筒下锥段(23)和内套筒下锥段(33)为截头圆锥面形,内套筒上锥段(31)为倒置截头圆锥面形,外套筒直筒段(22)、内套筒直筒段(32)和升气管(1)为圆筒形,外套筒上锥段(21)的上部设有开孔(4),内套筒上锥段(31)上设有条形孔(5),内套筒上锥段(31)的顶部位于外套筒上锥段(21)上部所设开孔(4)与外套筒上锥段(21)的底部之间,内套筒直筒段(32)的顶部位于外套筒直筒段(22)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外套筒下锥段(23)的底部位于内套筒下锥段(33)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内套筒下锥段(33)的底部圆孔直径大于外套筒下锥段(23)的底部圆孔直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22339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分拣不良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