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松墨天牛诱捕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1229.7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96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肖春;伍苏然;喻盛甫;周平阳;胡先奇;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000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属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型主体(3)、漏斗状接虫器(6)、集虫瓶(7),其中:褐色圆柱型主体(3)上端设有盖子(2)、外表面上对称开有数十个引诱剂散发孔(4)、外侧面上焊有互成120°的三片褐色的挡虫翅板(5),翅板(5)顶端各栓有一根铁丝并集成一束成为挂钩(1),翅板(5)下端铆在接虫器(6)上,翅板(5)长于主体(3)5~10cm;接虫器(6)的上部开口直径大于主体(3)直径8~12cm;集虫瓶(7)的底部开有数个漏水孔(8)。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引诱效果佳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与有效的引诱剂结合实用,能高效率地诱捕松墨天牛成虫,还能诱捕其它林业害虫。 | ||
搜索关键词: | 天牛 诱捕 | ||
【主权项】:
1、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包括圆柱型主体(3)、漏斗状接虫器(6)、与接虫器(6)下端连接的集虫瓶(7),其特征在于: a.褐色圆柱型主体(3)上端设有能揭开的盖子(2)、外表面上对称开有数十个直径为2~3mm的引诱剂散发孔(4)、外侧面上焊有互成120°的三片褐色的挡虫翅板(5),翅板(5)顶端各栓有一根铁丝并集成一束成为挂钩(1),翅板(5)下端用螺丝钉铆在接虫器(6)上,翅板(5)长于主体(3)5~10cm; b.内壁光滑的接虫器(6)的上部开口直径大于主体(3)直径8~12cm; c.与接虫器(6)连接的内壁光滑的用透光材料制成的集虫瓶(7)的底部开有数个漏水孔(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2011122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