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生产人造金红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9506.4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蒋训雄;蒋开喜;蒋伟;汪胜东;范艳青;王海北;冯林永;赵磊;刘巍;张登高;陈大元;毛胜光;梁典德;李崇德;扈维明;齐斌涛;吴俊霖;朱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重庆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太和铁矿 |
主分类号: | C22B3/10 | 分类号: | C22B3/10;C22B34/12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04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湿法生产人造金红石的方法,涉及一种以钛精矿为原料,在盐酸介质中浸出制备人造金红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为:(1)将钛精矿细磨至0.15mm以下,其中70%以上小于0.074mm;(2)在常压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15%-25%的盐酸溶液进行多级逆流浸出,盐酸用量为盐酸溶液体积与钛精矿质量比为1∶1-8∶1,浸出温度70-105℃,每级浸出时间0.5-4h;(3)将末一级的浸出矿浆过滤洗涤,滤饼干燥、煅烧,得到人造金红石粉末。本发明的方法利用去除杂质能力较强的盐酸作浸出剂,通过多级逆流浸出使铁、钙、镁等杂质以氯化物的形式进入溶液,从而达到与TiO2分离的目的,从而制备高品位的人造金红石。适用于本发明的钛矿包括岩矿和砂矿等类型的钛精矿。此种方法的工艺和设备简单,钙镁等非铁杂质除去率高,浸出初始盐酸浓度低,有利于盐酸再生系统的衔接及再生酸的循环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生产 人造 金红石 方法 | ||
【主权项】:
1、湿法生产人造金红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的步骤包括:(1)将钛精矿细磨至0.15mm以下,其中70%以上小于0.074mm;(2)在常压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15%-25%的盐酸溶液进行多级逆流浸出,盐酸用量为盐酸溶液体积与钛精矿质量比为1∶1-8∶1,浸出温度70-105℃,每级浸出时间0.5-4h;(3)将末一级的浸出矿浆过滤洗涤,滤饼干燥、煅烧,得到人造金红石粉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重庆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太和铁矿,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重庆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太和铁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6950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