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变电站本地信息的电网系统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9563.1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洲;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基于变电站内本地信息的电网系统保护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持续采集和计算变电站内每条线路的电压电流幅值及序分量,判断出所有线路的后备保护区域内是否发生故障,若发生故障,发出跳闸命令,跳开该线路;若设定时间内故障特征消失,且该条线路过载,计算出该条线路过载的最大承受时间作为保护的时间定值,计算该条线路的电流过载量。汇总得到进线和出线过载总值,确定本变电站是否需要减载,根据需减载量和本变电站的可减负荷,确定减载量并发出减载命令。本发明采用本地识别、本地处理与系统协调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继电保护与紧急控制的协调配合,可以降低对通信网络和通信实时性的依赖,提高电力安全运行水平。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变电站 本地 信息 电网 系统 保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变电站内本地信息的电网系统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持续采集和计算变电站内每条线路的电压电流幅值及序分量,判断出所有线路的后备保护区域内是否发生故障,若某条线路的后备保护区域内发生故障,转步骤2),否则,继续执行步骤1);2)在预设的时间T内,判断故障特征是否消失,T取0.5-5秒,若故障特征未消失,转步骤3),若故障特征消失,且该条线路过载,则判为潮流转移过载,转步骤4),若故障特征消失,且该条线路未过载,则转步骤1);3)发出跳闸命令,跳开该线路;4)根据该条线路的“负载-承受时间”曲线,计算出该条线路过载的最大承受时间;根据该条线路负荷电流I和额定电流Ie,计算出该条线路的电流过载量ΔI,计算公式为:ΔI=I-K×IeK为过载系数,典型值范围为1.1-1.5;转步骤5);5)根据步骤4)得出的该条线路过载的最大承受时间,作为保护的时间定值,在该定值时间内,转步骤6),若超出该定值,发出跳闸命令,跳开该线路;6)根据线路的功率潮流方向对变电站内的所有线路进行分类,分为进线、出线、负荷线路;并根据步骤4)计算得到的每条进线的过载量进行累加,得到进线过载总值∑ΔIin;同时对所有出线的过载量进行累加,得到出线过载总值∑ΔIout,比较进线过载总值和出线过载总值,确定本变电站是否需要减载,并确定本变电站减载量S,判断规则为:若∑ΔIin>0,∑ΔIout=0,则本变电站需减载量S=∑ΔIin,转步骤7);若∑ΔIin=0,∑ΔIout>0,则本变电站不需要减载,下级变电站需减载量∑ΔIout,转步骤8);若∑ΔIin>0,∑ΔIout>0,∑ΔIin>∑ΔIout,则本变电站需减载量S=∑ΔIin-∑ΔIout,下级变电站需减载量∑ΔIout,分别转步骤7)和步骤8);若∑ΔIin>0,∑ΔIout>0,∑ΔIin=∑ΔIout,则本变电站不需要减载,下级变电站需减载量∑ΔIout,转步骤8);若∑ΔIin>0,∑ΔIout>0,∑ΔIin<∑ΔIout,则本变电站不需要减载,下级变电站需减载量∑ΔIout,转步骤8);7)若本变电站需要减载,根据需减载量S和本变电站的可减负荷,确定减载量并发出减载命令;8)需要下级变电站减载时,发出减载允许信号和减载量,由下级变电站按步骤1)-6)判断和执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956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刺激电疗法
- 下一篇:用于结账柜台的传送机系统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