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发电及供暖一体化系统及其工艺流程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0777.2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童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裳慧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22D11/06;F24D3/02;F28D15/02;F22B37/54;F22D1/00;F01L11/02;B01D46/30;B01D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余热发电设备系统和工艺,由设置在余热出口端的陶瓷纤维除尘装置(2);承担发电用蒸汽制备装置的极速导热型热管式余热锅炉(3);锅炉烟气排入口设置一极速导热型供暖装置(4);极速导热式热管余热锅炉所生成的中高压主蒸汽经混合后通过管道进入补汽凝汽式汽轮机(6),低压蒸汽经补汽管道补入汽轮机(6);汽轮机尾部乏汽进入凝汽器(8),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9)和管道进入真空除氧器(10),在除氧器内经除氧后的水通过锅炉给水泵进入热管式余热锅炉(3);锅炉后端排放的低温烟气送入极速导热型供暖装置(4)。该一体化系统余热利用效率平均提高60%以上,较大幅度地降了企业的单位能耗,并解决了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锅炉因灰堵和换热管磨损造成的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综合发电效率提高3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发电 供暖 一体化 系统 及其 工艺流程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冶金行业窑炉和水泥及玻璃窑炉的余热发电及供暖一体化设备系统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发电及供暖一体化设备系统,具有设置在余热出口端的承担生成中高压蒸汽的极速导热型热管式余热锅炉(3);设置在余热锅炉前端的能耐8000c陶瓷纤维高温除尘器(2);设置在余热锅炉后端的极速导热型热管式供暖装置(4);烟气经陶瓷纤维高温除尘器脱除掉尘和颗粒物;尘含量小于50mg/m3的烟气经极速导热型热管式余热锅炉生成中高压蒸汽;中高压蒸汽通过输汽管道进入补汽凝汽式汽轮机(6);汽轮机尾部乏汽进入凝汽器(8),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9)和管道进入真空除氧器(10),在除氧器内经除氧后的水通过锅炉给水泵进入锅炉;经过余热发电锅炉降至1500c左右的烟气直接进入热管式供暖装置产生800c左右的供暖热水进入供暖系统;800c左右烟气经烟囱(5)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裳慧,未经童裳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8077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确定位型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器
- 下一篇:带消声结构的热力膨胀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