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芯储存立体库及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231022.9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卫洪;赵瑛;张志红;马颖;李百强;陈剑;曹红范;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6B25/02 | 分类号: | F26B25/02;B65G49/00;B65G37/00;B65G13/00;B65G47/52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30019***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砂芯储存立体库及输送装置为多段辊道循环布置,每段辊道的转角处由移载机连接。上芯辊道进、出口端分别与空托盘返回辊道和转接辊道连接,转接辊道经炉前辊道、烘干炉及辊道、送芯辊道A、升降辊道与双工位降机A的一个工位相连;过跨空托盘返回辊道和送芯辊道两端与双工位升降机A、B连接,双工位升降机B的另一端经送芯过渡辊道、空托盘返回过渡辊道与双层下芯段辊道相接,双层下芯段辊道由升降机B连接;双工位升降机A的另一工位经低位空托盘返回辊道、升降机A与空托盘返回辊道相连。立体库通过入库辊道、出库辊道分别与送芯辊道A和低位空托盘返回辊道相连。该布置形式满足了砂芯的运输、储存、烘干等需求,提高了产生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储存 立体 输送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跨车间运送带立体库储存、烘干功能辊道输送线装置,其特征是:辊道线具有多段循环布置,包括上芯辊道(1),转接辊道(4),空托盘返回辊道(3),炉前辊道(5),烘干炉及辊道(6),送芯辊道(7),入库辊道(8),出库辊道(15),过跨空托盘返回辊道(17),过跨送芯辊道(18),送芯过渡辊道(20),空托盘返回过渡辊道(21)及下芯辊道(22),每段辊道线的转角部位均通过移载机(2)连接,上芯段辊道(1)的进口端与空托盘返回辊道(3)的出口连接,其出口端与转接辊道(4)的进口端连接,转接辊道(4)的出口端与炉辊道(5)的进口端连接,炉辊道(5)的出口端与烘干炉及辊道(6)的进口端相接,烘干炉及辊道(6)的出口端与送芯辊道A(7)的进口端连接,送芯辊道A(7)的出口端分别与入库辊道(8)和升降辊道(14)相接,升降辊道(14)的出口端与双工位降机A(16)的一个工位相连;过跨空托盘返回辊道(17)和过跨送芯辊道(18)设置在地面下,其两端分别与双工位升降机A(16)和双工位升降机B(19)连接,双工位升降机B(19)另一端通过送芯过波辊道(2()),空托盘返回过渡辊道(21)与下芯段辊道(22)相接,下芯段辊道(22)为双层辊道,上下层辊道由升降机B(23)连接;双工位降机A(16)的另一工位与低位空托盘返回辊道(12)的进口端相接,低位空托盘返回辊道(12)的出口端分别与出库辊道(15)、升降机A(11)相接,升降机A(11)出口端与空托盘返回辊道(3)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23102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水过热保护装置及防断水过热的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开方垂直度检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