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内源反硝化的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97427.2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霞;文剑平;俞开昌;薛涛;文湘华;汪诚文;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强化内源反硝化的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工艺及装置,涉及一种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本发明依次包括厌氧池、第一缺氧/好氧可调池、好氧池、第二缺氧/好氧可调池、缺氧池和膜池,可依据需要按两种方式运行;污水进入工艺后,经不同种类微生物的作用,完成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缺氧反硝化的生化处理过程,最终通过膜过滤抽吸获得出水。该工艺利用高污泥浓度强化内源反硝化作用,并应用反硝化除磷技术,解决脱氮和除磷对碳源需求的矛盾,同时利用膜的高效截留分离特性,实现对氮和磷的高效同步去除。该工艺可在不额外投加碳源的条件下,针对碳源含量有限的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深度脱氮除磷处理,工艺简单且控制灵活,出水可达国家回用水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内源 硝化 生物反应器 工艺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强化内源反硝化的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含有厌氧池(16)以及依次与厌氧池相连通的第一缺氧/好氧可调池(17)、好氧池(18)、第二缺氧/好氧可调池(19)、缺氧池(20)和膜池(21);在膜池(21)和第一缺氧/好氧可调池(17)及好氧池(18)之间设有1#污泥混合液回流管(11),在该1#污泥混合液回流管上装有1#回流泵(4)、第一截止阀(7)和第二截止阀(8);在缺氧池(20)和厌氧池(16)之间设有2#污泥混合液回流管(12),在该2#污泥混合液回流管上装有2#回流泵(5);在第二缺氧/好氧可调池(19)和第一缺氧/好氧可调池(17)之间设有3#污泥混合液回流管(13),在该3#污泥混合液回流管上装有第三3#回流泵(6);在厌氧池(16)和第二缺氧/好氧可调池(19)之间设有污泥混合液分流管(14),在该污泥混合液分流管上装有分流泵(3);在所述的厌氧池(16)、第一缺氧/好氧可调池(17)、第二缺氧/好氧可调池(19)和缺氧池(20)内均设有搅拌混合装置(9);在第一缺氧/好氧可调池(17)、好氧池(18)、第二缺氧/好氧可调池(19)和膜池(21)内均设有曝气充氧装置(1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9742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活性大分子的粘膜或肠给药
- 下一篇:换热器中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