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拓关联关系的虚拟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2525.2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8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伟;苏楠;邢莉;张美艳;桂元坤;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可拓关联关系的虚拟装配方法,所述虚拟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装配体的变量轴l,将在l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进行投影,设与三个装配基准轴的夹角θ分别为α,β,γ;2)、当装配变量移至基准坐标轴上时,在装配变换面进行变换:将变量轴转动(-α,-β,-γ),当θ=0时,采取线对齐的配合方法;当θ=(0,π/2)时,采取面对齐的配合方法;当θ=π/2时,该方向不能进行装配;当θ=(π/2,π)时,采取面贴合的配合方法;3)、面贴合配合方法;4)、面对齐配合方法;5)、线对齐配合方法。本发明有效实现存在装配误差条件下的装配管理定量化、实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关联 关系 虚拟 装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可拓关联关系的虚拟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虚拟装配方法中,设定虚拟装配空间是笛卡尔坐标系,包括X轴、Y轴、Z轴和X-Y面、Y-Z面、Z-X面;装配基准轴为三个坐标轴中的任意一个,且唯一;装配变换面为三个坐标面;装配变量为点x,点y和点z,装配变量与装配基准轴、装配变换面以及零件的几何位置有关;所述虚拟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装配体的变量轴l,将在l在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进行投影,设与三个装配基准轴的夹角θ分别为α,β,γ;当θ=π/2时,表示变量轴与装配基准轴垂直,不能在该方向进行装配;当θ=0时,表示变量轴与装配基准轴平行,可以进行装配;当θ=(0,π/2)时,此时设
是装配轴与子装配面交点的法向量,比较![]()
和
的大小,选择其中最小的数值作为平移距离;2)、当装配变量移至基准坐标轴上时,在装配变换面进行变换:将变量轴转动(-α,-β,-γ),当θ=0时,采取线对齐的配合方法;当θ=(0,π/2)时,采取面对齐的配合方法;当θ=π/2时,该方向不能进行装配;当θ=(π/2,π)时,采取面贴合的配合方法;3)、面贴合配合方法:第一个装配体记为X1,设定<a,b>为第一个装配体X1中待装配平面的宽度,l的坐标b表示其最优值,并在X1中平面宽度的公差范围内,代表该平面的最佳配合点;第二个装配体记为X2,<c,d>为第二个装配体X2中待装配平面的宽度,基准轴c表示其最优值,并在X2中平面宽度的公差范围内,代表该平面的最佳配合点x0无限趋近于c;定义距离比为t,令t 1 = b - x 0 a - x 0 , ]]>t 2 = d - x ′ 0 c - x ′ 0 , ]]> 显然t1<0,t2<0;当两个区间所代表的平面贴合时,即b和c无限接近,此时x∈<b,c>ρ ( x , X ) = a - x 0 d - x 0 ( d - x ) - - - ( 1 ) ]]>ρ ( x , X 0 ) = b - x 0 c - x 0 ( c - x ) - - - ( 2 ) ]]>k ( x ) = 1 d - x t 1 t 2 ( c - x ) - 1 - - - ( 3 ) ; ]]> 其中,ρ(x,X)表示点x与区间X的联系紧密程度,ρ(x,X0)表示点x与区间X0的联系紧密程度,a、b、c、d表示两个装配体的临界值;4)面对齐配合方法:第一个装配体记为X1,<a,b>为第一个装配体X1中待装配平面的宽度,x0表示其最优值,并在X1中平面宽度的公差范围内,代表最佳配合点,第二个装配体记为X2,<c,d>为第二个装配体X2中待装配平面的宽度,x’0表示其最优值,并在X2中平面宽度的公差范围内,代表该平面的最佳配合点;两个平面对齐时,表示a和c的位置趋于重合,则x∈(c,a):ρ ( x , X ) = b - x 0 a - x 0 ( x - a ) = t 1 ( x - a ) - - - ( 4 ) ]]> ρ(x,X0)=x-d (5)k ( x ) = x - d ( t 1 - 1 ) x + d - t 1 a - - - ( 6 ) ]]> 其中,ρ(x,X)表示点x与区间X的联系紧密程度,ρ(x,X0)表示点x与区间X0的联系紧密程度,a、b、c、d表示两个装配体的临界值;5)、线对齐配合方法:第一个装配体记为X0,<a,b>为第一个装配体X0中待装配轴的直径范围,x0表示l的最优值,并在X中轴直径的公差范围内,代表最佳配合点,x 0 = a + b 2 , ]]> 第二个装配体记为X,<c,d>为第二个装配体X中待装配孔的直径范围,x’0表示基准轴的最优值,并在X中孔直径的公差范围内,代表最佳配合点,x 0 ′ = c + d 2 , ]]> 当两轴线趋于对齐时,x0和x’0的位置就趋于重合,此时x∈<c,a>∪<b,d>:ρ ( x , X 0 ) = a - x 0 b - x 0 ( b - x ) = ( b - x ) t 1 - - - ( 7 ) ]]>ρ ( x , X ) = d - x ′ 0 c - x ′ 0 ( x - c ) = t 2 ( x - c ) - - - ( 8 ) ]]>k ( x ) = b - x ( t 1 t 2 + 1 ) x - t 1 t 2 a - b - - - ( 9 ) ]]> 其中ρ(x,X)表示点x与区间X的联系紧密程度,ρ(x,X0)表示点x与区间X0的联系紧密程度,a、b、c、d表示两个装配体的临界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252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