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米级多孔银管粉末的工业化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7301.4 | 申请日: | 200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4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章桥新;史晓亮;王盛;段兴龙;杨华;董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02 | 分类号: | B22F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米级多孔银管粉末的工业化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经过喷雾热解制成银与氧化镁或氧化铜的复合前驱的粉末,再将该粉末快速通过喷涂火焰高温枪口,直接进入冷却循环水池内,浮在水面的即为前驱体管组成的粉末,将其过筛、真空干燥后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分散,再滴入氯化铵或硫酸铵溶液,然后抽滤,并经过无水乙醇的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纳米银颗粒构成的微米级多孔银管粉末。该方法因其工艺简捷、易控制、收率高、没有污染、投资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规模生产,并且在催化剂材料、电子陶瓷材料、防静电材料、低温超导材料、电子浆料、生物传感器材料、无机抗菌剂、除臭及吸收部分紫外线的功能材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多孔 粉末 工业化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微米级多孔银管粉末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制备前驱体管粉末,再将其制成由纳米银颗粒构成的微米级多孔银管粉末,具体是:前驱体管粉末的制备:采用喷雾热解工艺制备由银与氧化镁或氧化铜的复合前驱体的粉末,再将该粉末快速通过喷涂火焰高温枪口,直接进入冷却循环水池内,浮在水面的即为前驱体管粉末,经过筛、真空干燥后将其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备用;沉入水底的为实心粉末,干燥后作为重新制备前驱体管组成的粉末的原料;微米级多孔银管的制备:先配制氯化铵或硫酸铵溶液,再将其缓慢滴加到分散有前驱体管粉末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滴加结束后得到含有纳米银颗粒构成的微米级多孔银管粉末的悬浊液,经抽滤、无水乙醇的洗涤和真空干燥后,即得到由纳米银颗粒构成的微米级多孔银管粉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730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