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辐射填料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9887.1 | 申请日: | 200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生;汤庆国;薛刚;孟军平;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C3/00 | 分类号: | C09C3/00;C09D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红外辐射填料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方法,涉及涂料添加剂的技术领域,该填料是用以下方法制备的:第一步,制备稀土掺杂金属氧化物母液;第二步,制备凝胶体;第三步,制备稀土掺杂电气石金属氧化物粉体;第四步,制备二次焙烧稀土掺杂电气石金属氧化物粉体;第五步,制备红外辐射填料产品。用本发明的红外辐射填料产品与市售涂料进行复配,最终形成具有强化散热的功能的红外辐射涂料。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红外辐射填料改造后的涂料,在50℃~200℃的低温条件下能够高效辐射红外线,其导热能力明显加强,涂敷在热管表面后,热管表面的温度得以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辐射 填料 及其 涂料 中的 应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红外辐射填料,它是用以下方法步骤制备的:第一步,制备稀土掺杂金属氧化物母液按Mn(NO3)2∶Ni(NO3)2·3H2O∶Co(NO3)2·6H2O∶Fe(NO3)3·H2O=12∶2.0~10∶0.2~2∶0.5~12的摩尔比分别称取Mn(NO3)2、Ni(NO3)2·3H2O、Co(NO3)2·6H2O和Fe(NO3)3·H2O,将称取的Mn(NO3)2配制成2.0mol/L的水溶液,将称取的Ni(NO3)2·3H2O、Co(NO3)2·6H2O和Fe(NO3)3·H2O分别配制成2.0mol/L的柠檬酸溶液,再将它们全部混合成混合金属盐柠檬酸溶液,用作溶剂的柠檬酸溶液的浓度为1.0mol/L,将该混合金属盐柠檬酸溶液标记为A,将全部A等量分为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Ce(NO3)3·6H2O,其加入量为摩尔比Ce(NO3)3·6H2O∶Mn(NO3)2=0.01~0.06,将得到的稀土掺杂金属氧化物母液标记为Aa1,取其中另一份加入La(NO3)3·6H2O,其加入量为摩尔比La(NO3)3·6H2O∶Mn(NO3)2=0.01~0.03,将得到的另一稀土掺杂金属氧化物母液标记为Aa2;第二步,制备凝胶体将两份质量相同的电气石粉分别加入到第一步制得的Aa1、Aa2中,将第一步中所用Mn(NO3)2的质量换算为MnO的质量,所加入电气石粉与MnO的质量比为1∶0.2~2.0,分别进行如下的操作:搅拌15~30分钟,加入丙三醇,丙三醇的用量为足以保护所生成的凝胶体,继续搅拌5分钟后,放入水浴中,加热至80℃,搅拌下缓慢滴加0.1mol/L的NaOH,到溶液的pH值为9.5~10为止,保温8小时,分别得到凝胶体Ab1和Ab2;第三步,制备稀土掺杂电气石金属氧化物粉体将第二步制得的凝胶体Ab1、Ab2放入烘箱,于120℃烘干,得到固体,将该固体分别捣碎后放入马弗炉中,在750℃~900℃煅烧2小时后出炉,冷却至室温,分别经破碎、球磨和超细磨,得到稀土掺杂电气石金属氧化物粉体,分别记为Ac1、Ac2;第四步,制备二次焙烧稀土掺杂电气石金属氧化物粉体将第三步制得的Ac1、Ac2按2∶1的质量比例混合,加入甲基硅油,甲基硅油用量为Ac1+Ac2总质量的0.5%,在高速混合机中强烈搅拌30分钟后,在氮气保护下,于600℃管式炉中低温焙烧2小时,得二次焙烧稀土掺杂电气石金属氧化物粉体Ad;第五步,制备红外辐射填料产品将第四步制得的Ad加入其质量百分数0.5%~3.0%的偶联剂,于高能球磨机上研磨30分钟,最终制成稀土掺杂电气石矿物氧化物复合填料,即红外辐射填料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988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维护过程控制系统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利用冗余测量的抗失真位置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