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葛仙米野外资源的增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2690.5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毕永红;胡征宇;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31/00;A01B79/00;A01D9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葛仙米野外资源的增殖方法,步骤如下:首先是水稻生长季节稻田的管理:禁止喷洒除草剂,审慎使用化肥,科学合理施用农药与农家肥;其次是秋收后农田整修,并适当开沟,分割农田;第三是农田灌溉保水,保证秋冬季农田水深不低于10cm;第四是春季水温升高到15℃以上,接种藻种,并科学合理灌水,保证农田2∶10的干湿交替节律;第五是管理,防止外来干扰和破坏;第六是合理采收,收大留小,适量保种。本发明通过在葛仙米原产地采用科学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并接种藻种的方法实现葛仙米野外资源的增殖,是保护葛仙米这一珍稀野生资源并实现农田增收,发展高效农业的好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葛仙米 野外 资源 增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葛仙米野外资源的增殖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水稻生长季节稻田的管理:禁止喷洒除草剂,在水稻种植前3-4个月采用先深耕30-50cm,然后灌溉并采用浸泡的方式让杂草覆盖在泥土下面腐烂成为有机肥源,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每间隔15-20天耙田一次,增加耙田次数2-3次,杂草腐烂,不留杂草种源,水稻种植后采用人工方式除草,采用农家肥;B、秋收后农田整修,开沟,分割农田:水稻收割后对水稻田进行清理,修补漏水和残缺的田埂,稻田整修完毕后开沟,将整块稻田分割成厢,厢面比沟底面低5-8cm,使得厢面无水的时候沟内有水,满足葛仙米生长季节对水的需求;C、秋冬季农田灌溉保水,水深不低于10cm,每隔45天放水一次,放水3-5天后灌溉,维持稻田土壤不低于60%的湿度条件;D、春季水温升高到10-18℃时,将干燥的藻种放置到农田灌溉水中,阳光下使其吸收水分恢复生理活性;在农田的灌溉入口处接种藻种,使其随灌溉水散布到整个水稻田中;并每10天排水一次,以稻田厢面无水,沟内有水;排水2天后重新灌溉,农田2:10的干湿交替节律,利于葛仙米的生长;E、管理,防止外来干扰和破坏:防止畜禽类的摄食、动物对稻田的干扰破坏以及人的随意采收;F、采收,收大留小,采收的球体直径应大于1.0cm;采收时应保种,保种的方法是将采收的葛仙米剔除采收时带入的杂草和泥土,清水淘洗干净;选择直径大小1.0-1.5cm的个体,阴干后保存备用;不可阳光直射曝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269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