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催化氧化酮类化合物制备内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1326.0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5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纪红兵;袁秋兰;周贤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5/00 | 分类号: | C07D315/00;C07D309/30;C07D313/04;C07D493/08;B01J23/14;B01J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催化氧化酮类化合物制备内酯的方法。该方法以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选用通式(I)、(II)结构的单核金属卟啉或通式(III)结构的μ-氧-双核金属卟啉作催化剂,催化剂浓度为2×10-5mol/L~2×10-2mol/L,酮类化合物浓度为0.02~0.8mol/L,以苯、甲苯、二甲苯、三氟甲苯或环己烷作溶剂,加入与酮类化合物摩尔比为0.5∶1~20∶1的苯甲醛、异丁醛或正丁醛,通入0.1~1.6MPa的氧气,控制反应温度为40~150℃,反应时间1~10小时。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用量小、催化效果好、产物选择性高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催化 氧化 酮类 化合物 制备 内酯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仿生催化氧化酮类化合物制备内酯的方法,其特征是以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选用通式(I)、(II)结构的单核金属卟啉或通式(III)结构的μ-氧-双核金属卟啉作催化剂,催化剂浓度为2×10-5mol/L~2×10-2mol/L,所述的酮类化合物是环酮类或其衍生物、多环酮类或直链酮类,其浓度为0.02~0.8mol/L,以苯、甲苯、二甲苯、三氟甲苯或环己烷作溶剂,加入与酮类化合物摩尔比为0.5∶1~20∶1的苯甲醛、异丁醛或正丁醛,通入0.1~1.6MPa的氧气,控制反应温度为40~150℃,反应时间1~10小时;
通式(I) 通式(II)
通式(III)通式(I)、(II)、(III)中,M1、M2、M3为过渡金属原子,其中,M1=Fe、Mn、Co、Cu、Zn;M2=Fe、Mn、Co、Ru;M3=Fe、Mn,R1、R2为氢、卤素、硝基、羟基或烷氧基;配位基X为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132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书桌
- 下一篇:超声波裁断装置裁切速度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