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导磁物体的拾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60688.0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金;张昌明;朱金顺;颛孙郎;艾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9/105 | 分类号: | G21C19/105;H0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导磁物体的拾取装置。该装置设有屏蔽筒、连接环、上磁芯、下磁芯、永磁体、去磁环、驱动机构等部分,屏蔽筒、上磁芯、下磁芯、去磁环为导磁体不锈钢,连接环为非导磁不锈钢。去磁环同驱动机构相连,沿屏蔽筒内壁与上磁芯、下磁芯、永磁体之间的通道上下运动;永磁体至于上、下磁芯之间,其中下磁芯同连接环相连;连接环的边缘同屏蔽筒相连,其另一面为吸取可导磁碎物的工作面。这种永磁拾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可靠,特别适于拾取一些较碎或小块的强放射性可导磁物。 | ||
搜索关键词: | 可导磁 物体 拾取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可导磁物体的拾取装置,主要由屏蔽筒(9)、连接环(13)、上磁芯(10)、下磁芯(14)、永磁体(11)、去磁环(12)及内驱动机构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屏蔽筒(9)、上磁芯(10)、下磁芯(14)、去磁环(12)为导磁体不锈钢,连接环(13)为非导磁不锈钢;永磁体(11)置于上、下磁芯(10、14)之间,下磁芯(14)同连接环(13)相连;屏蔽筒(9)的底部同连接环(13)的边缘相连,其上部同上磁心(10)螺纹连接;上磁芯(10)固定在中心柱(5)上;去磁环(12)沿屏蔽筒内壁(9)与上、下磁芯(10、14)、永磁体(11)之间的通道上下运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16068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