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喇叭形空腔水下吸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9330.0 | 申请日: | 200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2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源源;朱新进;陈炜;李伟;张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绪成 |
地址: | 2011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降噪领域,具体涉及吸声板。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吸声板,使其既具有良好的吸声降噪性能,且安装后外表面平整。该水下吸声板,其包括吸声层以及由透声材料组成的安装层,吸声层与安装层之间压合粘接形成一个粘接面,吸声层内部具有多个结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空腔开口于所述粘接面上,结构空腔下段为孔径圆弧形渐变的喇叭形,上段为孔径不变的圆柱形。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空腔下段为孔径圆弧形渐变的喇叭形,上段为孔径不变的圆柱形,此种空气腔除可对声波产生散射和谐振吸收外,还可以实现声阻抗的渐变匹配,从而使得更多的声能量透入其中而被吸收,更适合作吸声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 空腔 水下 吸声 | ||
【主权项】:
1、喇叭形空腔水下吸声板,其包括吸声层以及由透声材料组成的安装层,吸声层与安装层之间压合粘接形成一个粘接面,吸声层内部具有多个结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空腔开口于所述粘接面上,结构空腔下段为孔径圆弧形渐变的喇叭形,上段为孔径不变的圆柱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493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