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紫外瓶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0896.7 | 申请日: | 2005-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891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10 |
发明(设计)人: | 左志俊;张俊;宋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183 | 分类号: | C08G63/183;C08G63/46;C08G63/7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阳;陈忠辉 |
地址: | 2119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抗紫外瓶用共聚酯的一种制备方法。通过将DMN或NDA等具有紫外吸收功能的单体共聚到PET大分子链中,生产出具有抗紫外功能的共聚酯基础切片,再经过固态增粘提高切片粘度,获得抗紫外瓶用共聚酯专用料。发明给出了从酯化或酯交换、到结晶、固相缩聚的具体工艺路线和条件,其基础瓶片的结晶性能以及其它物理性能均与常规PET瓶片相似,增粘后的共聚酯吹瓶后制得的抗紫外瓶,能够屏蔽365nm以下的紫外线,且抗紫外效果持久稳定,可有效防止紫外线破坏瓶子内容物的色泽、香味、维生素和营养。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瓶用共 聚酯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抗紫外瓶用共聚酯的制备方法,以对苯二甲酸或者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乙二醇为基本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缩聚”或者“酯交换-缩聚”反应路线制备基础切片,然后经过固态增粘而获得瓶用切片,其特征在于:反应原料中加入具有紫外吸收功能的单体,该单体参与整个反应过程,形成的聚酯是共聚酯,其大分子结构中包含这种具有紫外吸收功能的单体的结构单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089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