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膜分离器的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20041698.3 | 申请日: | 200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6900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5-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杰;李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丽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63/00;B01D61/14;B01D53/22;C07C29/76;C07C3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平 |
地址: | 710048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集成膜分离器的分离装置,其滤膜单元由设置于分离内筒内上部的微滤膜单元和超滤膜单元构成,微滤膜单元由微滤膜滤芯座和设于其上的微滤膜滤芯构成,超滤膜单元由超滤膜滤芯座和设于其上的超滤膜滤芯构成;雾化吸收单元包括填料和雾化器,填料设置于分离内筒内的下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分离效率低,合成循环气中以气态分布的产品采用常规分离法无法分离的技术问题。其将雾化吸收技术、离心分离技术与集成膜技术有机结合,可用同一设备实现雾化选择吸收,惯性离心分离,高效微滤膜、超滤膜分离等复合技术措施,功能多,分离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气-液、气-固、液-固两项间的流体分离。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分离器 分离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集成膜分离器的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外筒(15)、设置于分离外筒(15)上的入口管(16)、设置于分离外筒(15)内的分离内筒(12)、设置于分离内筒(12)内的滤膜单元,设置于分离内筒(12)的外侧的导流螺旋(1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雾化吸收单元和分离分布气装置;所述的滤膜单元由设置于分离内筒(12)内上部的微滤膜单元和超滤膜单元构成;所述的微滤膜单元和超滤膜单元之间设置有布气腔(7),所述的微滤膜单元由微滤膜滤芯座(8)和设于其上的微滤膜滤芯(6)构成,所述的超滤膜单元由超滤膜滤芯座(9)和设于其上的超滤膜滤芯(10)构成;所述微滤膜滤芯(6)的下方设置有集液盒(5);所述的分离分布气装置设置于集液盒(5)下方;所述的雾化吸收单元包括填料(1)和雾化器(2),所述的填料(1)设置于分离内筒(12)内的下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丽,未经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2004169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螺杆泵专用抽油杆
- 下一篇:欠平衡井下封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