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针编织复合罗纹双层双面针织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71590.3 | 申请日: | 2004-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609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4-27 |
发明(设计)人: | 戚建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建威 |
主分类号: | D04C1/00 | 分类号: | D04C1/00;D04C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13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有关用棒针编织具有复合罗纹双层双面针织物的一种编织方法,该编织方法是用2根直径在1mm~20mm或20mm以上的棒针编织,针织物的两面织纹相同(而单层织物两面呈不同的纹路,罗纹除外),可用单色线和双色线按基础组织素织,或用单色线和双色线按设计要求织提花织物,基础组织用|-I()亠(--)来表示;加上编织花样(提花)产品而相应产生的18种基础织法,可编织成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花纹和几何图案,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种用棒针编织方法编织而成的针织物具有平整、挺括、厚实、不需熨烫等优点,同时其脱散性较单层织物要小。因为其两层线圈具有较大的间隙,因而其保暖性优于单面织物。 | ||
搜索关键词: | 棒针 编织 复合 罗纹 双层 双面 针织物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棒针编织复合罗纹双层双面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2根直径在1mm~20mm或20mm以上的棒针编织,针织物的两面织纹相同(而单层织物两面呈不同的纹路,罗纹除外),可用单色线和双色线按基础组织素织,也可用单色线和双色线按设计要求织提花织物,基础组织用| — i()亠
来表示:| ——表示织1针下针,下针也称正针、竖针;— ——表示织1针上针,上针也称反针、横针;i或——表示1针下针不织;亠或
——表示1针上针不织;加上编织花样产品而相应产生的18种花针织法,如下:
——表示向左方向并1下针,即拨针
——表示向右方向并1下针,即减针
——表示本下针要在棒针上多绕一圈,为加长针
——表示加1下针
——表示减1下针,或2针并为1针
——表示减2下针,或3针并为1针
——表示加5下针
——表示5针并为1针
——表示毛圈组织,数字是设计要求须缠绕的圈数,一般为大于1 的数
——表示下针2针和2针交叉编织,一般表示绞花组织,上方的数 字根据花纹设计的要求,可为1以上的数
——表示隔行在右手的棒针上绕1圈后拉长针,左右各1针
——表示隔行在右手的棒针上绕1圈后拉长针,一般为双面花型, 左右各1针
——表示该针不织,但绒线从棒针上方绕过去
——表示本针和上一行或上两、三、四行绕过的线圈1并织成1针, 一般称为集圈
——表示右手棒针同行向右方向拉长针,并与该针并为1针或套在 该针上
——表示右手棒针同行向右方向拉长针形成双面花,并与该针并为1 针或套在该针上
——表示7针并为1针,同时再加放出6针
——表示用右手棒针从左手棒针上自左向右拨过两针不织,织第三针后再把拨过去的两针拨过来,覆盖在第三针上,即双拨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建威,未经戚建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7159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