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两级水道的循环冷却水网络结构及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26101.2 | 申请日: | 2004-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57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26 |
发明(设计)人: | 冯霄;沈人杰;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具有两级水道的循环冷却水网络结构及设计方法,首先确定各冷却器冷却水的极限温焓线,根据各冷却器冷却水的极限进、出口温度划分温区确定被冷却物质的极限复合温焓线,确定第二级循环水道的温度,按照各冷却器冷却水极限进口温度确定从哪一级循环水道引水,按照各冷却器进口温度和极限出口温度和传热量由热量衡算确定所用循环水量,对第二级循环水道进行水量衡算即对进水量与出水量比较,若水量多余,多余水量直接排到循环回水道;若水量不足,从第一级循环水道补水;建立整个循环冷却水网络。本发明采用两级循环水道,确定温度较高的循环水道的最优温度,能够减少循环水用量,简化循环冷却水网络的设计与控制,得到具有较大弹性的网络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两级 水道 循环 冷却水 网络 结构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两级水道的循环冷却水网络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1)确定各冷却器冷却水的极限温焓线根据最小传热推动力、冷却塔对水温的要求、腐蚀、结垢因素确定每个冷却器冷却水的极限进、出口温度,根据极限进、出口温度和传热量在温焓图上作出各冷却器冷却水的极限温焓线;2)确定被冷却物质的极限复合温焓线根据各冷却器冷却水的极限进、出口温度划分温区,在各温区中的总传热量为: 由此确定被冷却物质的极限复合温焓线式中:ΔH-焓差; CP-热容流率; T-温度; j-第i温区的物流数;3)确定第二级循环水道的温度在有着被冷却物质的极限复合温焓线的温焓图上画出最小循环水供水线,其起始温度等于循环水供水温度,其终了温度为下面两者之较小者:(1)冷却塔最大回水温度;(2)当供水线斜率增大过程中,供水线与极限复合温焓线在某点相遇时的斜率所确定的终了温度;两条曲线温差最小处供水线的温度即为第二级循环水道温度;4)按照各冷却器冷却水极限进口温度确定从第一级还是第二级循环水道引水,其所引水的循环水道温度应小于或等于冷却器冷却水的极限进口温度;5)按照各冷却器进口温度和极限出口温度和传热量由热量衡算即循环水量=热量/(极限出口温度-进口温度)确定所用循环水量;6)对第二级循环水道进行水量衡算即对进水量与出水量比较,若水量多余时,多余水量直接排到循环回水道;若水量不足时,从第一级循环水道补水;7)建立整个循环冷却水网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2610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