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00228196.1 | 申请日: | 200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207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1 |
发明(设计)人: | 魏锡秦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锡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振英 |
地址: | 51402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器,由变压器整流、稳压、可控硅整流,可控硅触发脉冲等电路构成,其特征在于电路里还接有电池极性识别调整电路,电池电压识别调整电路,恒流源控制电路,充电电流自动转换电路,自动停充控制电路。上述构成的电路,可实现控制直流电在没有接通蓄电池时没有输出电压,并且不管充电极性联接是否正确,充电器均能自动识别调整后对蓄电池进行恒流充电,充电电流的大小可自行无级调节,电池充足电后自动停充并切断变压器的输入电源,达到无空耗节电目的。可广泛应用于车船及柴油发电机组的铅酸蓄电池充电。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充电器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充电器,由整流充电变压器(1)、小型控制变压器(2)、三端稳压电源(3)、电池极性识别调整电路(4)、电池电压识别调整电路(5)、恒流源控制电路(6)、充电电流自动转换电路(7),自动停充控制电路(8)、可控硅整流电路(9)、可控硅触发脉冲电路(10)及直流接触器(11)等构成,其特征在于:a、所说的电池极性识别调整电路由二极管D24-D31,电阻R29-R42,三极管T4、T5,运算放大器A5、A6,继电器J4,直流接触器ZC组成,其中运算放大器A5的正相输入端经分压电阻R29接至二极管D29与电阻R41的一端,A5的负相输入端经分压电阻R32接地端,A5的输出端经电阻R33接三极管T4的基极,三极管T4的发射极接地端,T4的集电极接直流接触器ZC的一端,ZC的另一端一路接三端稳压器IC2,一路接至继电器J4的一端,J4的另一端经二极管D25接三极管T5的集电极,T5的发射极接地,T5的基极经电阻R39接运算放大器A6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6的正相输入端经分压电阻R25接至二极管D31与电阻R42的一端,A6的负相输入端经分压电阻接地端;b、所说的电池电压识别调整电路由电阻R21-R27,二极管D19,三极管T3,运算放大器A4,继电器J3组成,运算放大器A4的正相输入端经分压电阻R21、R9接运算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A4的负相输入端接分压电阻R24、R22一端,A4的输出端经电阻R26、R27接三极管T3的基极,T3的集电极同接二极管D19一端以及继电器J3的一端,J3和二极管D19的另一端接三端稳压器IC1的正输出端;c、所说的恒流源控制电路由电阻R5-R8,电位器W,负反馈电容C5、发光二极管DG,光敏电阻RG,运算放大器A1组成,运算放大器A1的正相输入端接直流电流表A的正极,A1的负相输入端接分压电阻R6与R7的一端,A1的输出端经电阻R8接发光二极管DG的一端,其中由发光二极管DG与光敏电阻RG构成一个光电耦合器,发光二极管DG的另一端接至三端稳器IC1的正输出端;D、所说的充电电流转换电路由电阻R9-R11,二极管D16,运算放大器A2,继电器J1组成,运算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接分压电阻R9、R10,并经电阻R10接至直流电流表A的负极,A2的负相输入端接运算放大器A3的负相输入端,A2的输出端一路接继电器J1和二极管D16的一端,一路接电阻R11的一端,二极管D16和继电器J1的另一端接三端稳压器IC1的一端;E、所说的自动停充电控制电路由电阻R12-R20,电阻R43,开关K2,二极管D17、D18,发光二极管LED1,电容C6-C8,三极管T2,运算放大器A3、继电器J2组成,运算放大器A3的正相输入端经电阻R18接三极管T2的发射极,A3的负相输入端接运算放大器A2的负相输入端,A3的输出端经二极管D17、电阻R20接三极管T2的基极,三极管T2的集电极接继电器J2和二极管D18的一端,J2和D18的另一端接三端稳压器IC1的一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锡秦,未经魏锡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022819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关柜抽屉的操作机构
- 下一篇:多功能办公家用健身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