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1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用作催化剂的双金属结构的合成-CN202310255479.2在审
  • 陈书堂;陈固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3-03-16 - 2023-09-19 - H01M4/92
  • 本文所述的各方面整体涉及双金属结构、其合成及其用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双金属纳米框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使包含铂(Pt)的第一前体与包含第8‑11族金属(M2)的第二前体反应来形成第一双金属结构,其中,M2不含Pt;使包含Pt的第三前体与第一双金属结构反应以形成第二双金属结构,该第二双金属结构的Pt与第8‑11族金属的摩尔比比第一双金属结构更高;以及引入第二双金属结构与酸以形成双金属纳米框架,该双金属纳米框架的Pt与第8‑11族金属的摩尔比比第二双金属结构的更高,该双金属纳米框架具有下式:(Pt)a(M2)b,其中:a是Pt的量;b是M2的量。
  • 用作催化剂双金属结构合成
  • [发明专利]官能化金属、其合成及其用途-CN202210296259.X在审
  • 陈书堂;陈固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03-24 - 2022-10-18 - C08G65/32
  • 本公开的方面通常涉及官能化金属、用于生产官能化金属的方法以及官能化金属作为例如用于化学阻抗传感器的传感材料的用途。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官能化金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条件下使用胺引入包含第10族至第14族金属的第一前体以形成包含第10族至第14族金属的第二前体。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条件下使用第三前体引入该第二前体以形成该官能化金属,该第三前体包含具有式HS‑R‑COOH的有机材料,其中R为未经取代的烃基、经取代的烃基、未经取代的烷氧基或经取代的烷氧基。
  • 官能金属合成及其用途
  • [发明专利]含铜双金属结构、其合成和其用途-CN202210356901.9在审
  • 陈书堂;陈固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22-04-06 - 2022-10-18 - H01M4/88
  • 本发明题为“含铜双金属结构、其合成和其用途”。本公开的方面通常涉及含铜双金属结构、用于生产该含铜双金属结构的方法以及含铜双金属结构作为例如催化剂的用途。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双金属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包含第一前体和第二前体的混合物,第一前体包含铜,第二前体包含膦。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三前体与混合物一起引入以形成双金属结构,第三前体包含第8‑10族金属,双金属结构包含铜(Cu)、第8‑10族金属(M)、磷(P)和氮(N),双金属结构具有式(Cu)a(M)b(P)c(N)d,其中a:b的摩尔比为约1:99至约99:1,并且a:(c+d)的摩尔比为约500:1至约1:1。
  • 双金属结构合成用途
  • [发明专利]二维铜纳米片的高产率制备-CN201910428192.9有效
  • 陈书堂;陈固纲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19-05-22 - 2022-09-16 - B22F9/24
  • 基于Cu的纳米结构因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而具有优异的催化、电子和等离子体激元性能。已针对催化CO2电还原探索了一系列Cu材料,包括箔、球形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立方体。然而,CO2电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要求Cu催化剂保持高的裸露表面原子百分数以提高产物选择性。本公开描述了一种高温还原方法来在疏水体系中制备尺寸范围为约40nm至约13μm的Cu纳米片。三辛基膦(TOP)的纯度对于Cu纳米片的形状控制合成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节TOP/Cu‑十四烷基胺络合物的进给摩尔比研究了形貌演变。通过本公开的方法形成的Cu纳米片具有高的表面积和在溶液中超过三个月的稳定性。这些Cu纳米片在将CO2还原为燃料中具有应用。
  • 二维纳米高产制备
  • [发明专利]用于电化学CO2-CN202080013386.3在审
  • 陈固纲;饶毅;李霞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犹他州立大学
  • 2020-02-26 - 2021-09-28 - C25B11/054
  • 一种电化学还原CO2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包含Cu/Cu2O界面的Cu/Cu2O颗粒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可以包括在电化学电池中,用于将CO2转化为增值产品。所述电化学电池可以包括阳极、包括含有Cu/Cu2O界面的Cu/Cu2O颗粒的阴极,以及含有CO2或CO3‑2的水性介质。通过在向所述电池供电的同时使所述Cu/Cu2O颗粒与所述水性介质接触来还原CO2或CO3‑2。所述Cu/Cu2O颗粒中的所述Cu/Cu2O界面导致CO2的由其电化学还原所致的转化具有更高的法拉第效率。
  • 用于电化学cobasesub
  • [发明专利]用于电化学还原CO2-CN202010129812.1在审
  • 陈固纲;饶毅;李霞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犹他州立大学
  • 2020-02-28 - 2020-09-04 - C30B29/16
  • 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包括使用多晶面的Cu2O晶体作为催化剂将CO2转化为增值产物。用于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的电化学电池包括阴极,该阴极包括多晶面的Cu2O晶体。多晶面的Cu2O晶体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晶面,不同类型的晶面具有不同的米勒指数。多晶面的Cu2O晶体包括在不同类型的晶面之间过渡处存在的台阶和纽结。这些台阶和纽结提高了二氧化碳转化的法拉第效率。多晶面的Cu2O晶体可以是纳米尺寸的。多晶面的Cu2O晶体可包括18晶面的、20晶面的和/或50晶面的Cu2O晶体。
  • 用于电化学还原cobasesub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