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煤矿不停风下准确测试风机性能的新型风硐-CN201921950787.2有效
  • 崔永红;褚东生;张俊峰;宋朝阳;李建永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9-11-09 - 2020-06-12 - G01M9/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不停风下准确测试风机性能的新型风硐,包括主通风机正常通风硐及测试风硐,所述主通风机正常通风硐一端与主通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回风井筒连接,从正常通风硐分叉处沿风机反方向布置测试风硐,所述主通风机正常通风硐包括:风硐连接倾斜段、交叉口连接平段、“Y”型分叉段和分叉后沿风机轴向布置的正常风硐直线段,测试风硐包括测试风硐入口段和测试风硐直线段,测试风硐直线段与“Y”型分叉段及正常风硐直线段交汇处布置道导流风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主通风机性能测试时停风期间井下瓦斯、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积聚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风机性能测试期间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煤矿不停准确测试风机性能新型
  • [实用新型]防裂的回风立井-CN201320196276.2有效
  • 毛清华;褚东生;崔永红;宋朝阳;张俊峰;樊晓飞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10-23 - E21F1/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裂的回风立井,解决了现有回风立井井筒容易产生开裂的问题。包括在风硐连接口(3)的上方的圆筒形回风立井井筒(1)的筒壁内设置有圆锥形上锁口圈梁加强笼(4),在风硐连接口(3)的下方的圆筒形回风立井井筒(1)的筒壁内设置有倒圆锥形下锁口圈梁加强笼(8),在风硐连接口(3)的前侧的圆筒形回风立井井筒(1)的筒壁内设置有前立柱加强笼(12),在风硐连接口(3)的后侧的圆筒形回风立井井筒(1)的筒壁内设置有后立柱加强笼(13)。本实用新型在矿井的回风立井的井筒壁中增加了暗梁和暗柱结构,有效地避免了井筒开裂的产生。
  • 回风立井
  • [实用新型]煤矿井下联络横川填充框架-CN201320196321.4有效
  • 宋朝阳;褚东生;崔永红;毛清华;李建永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10-23 - E21F15/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联络横川填充框架,解决了现有煤矿井下联络横川填充存在的材料浪费和施工进度慢的问题。包括在采空区(6)与回风顺槽(7)之间设置有联络横川(8),在联络横川(8)内靠近采空区(6)一侧设置有不回收框架(9),在联络横川(8)内靠近回风顺槽(7)一侧设置有回收框架(10),不回收框架(9)是由竖直方向的固定立柱(12)和横向踏板(13)组成的网格状矩形框架,回收框架(10)为活动的矩形框架,在回收框架(10)的邻近回风顺槽(7)的一侧设置有单体液压支柱(17)。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封闭井下联络横川的施工工效,使封闭框架得到重复利用。
  • 煤矿井下联络填充框架
  • [实用新型]一种斜井分岔甩车场-CN201320196293.6有效
  • 褚东生;崔永红;毛清华;宋朝阳;朱爱华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10-23 - B66B17/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井分岔甩车场,解决了牵引矿车在煤矿井下的连接井筒与水平大巷的甩车车场运行时容易发生掉道和侧翻事故的问题。包括在斜井筒与甩车分岔巷道的连接巷道内设置有分岔道岔和矿车过渡圆弧岔道,分岔道岔的一端与斜井筒中的矿车轨道连接,分岔道岔的另一端与矿车过渡圆弧岔道的一端连接,矿车过渡圆弧岔道的另一端与甩车分岔巷道中的矿车轨道连接,分岔道岔的辙岔角α1、矿车岔道过渡圆弧轨道的弧度α2、斜井筒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和甩车分岔巷道的宽度B满足以下关系式:δ=k×arcsin〔tan10×cosβ1〕;β1=arcsin〔cos(α1+α2)×sinβ〕;其中,k为常数,通常取0.6到0.8。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矿车在井下斜井分岔甩车场上的安全运行系数。
  • 一种斜井分岔车场
  • [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螺旋滚筒-CN201320196280.9有效
  • 崔永红;褚东生;毛清华;李建永;段云鹏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10-23 - E21C25/1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机螺旋滚筒,解决了现有采煤机截煤块率低的问题。包括在筒体(1)上分别设置有三个螺旋叶片在筒体(1)的端盘(2)上分别设置有6个内圈端盘截齿(8)和11个外圈端盘截齿(9),三个螺旋叶片的螺旋角均为16度;所述的螺旋叶片是由主叶片板(4)、副叶片板(5)和封板(7)组成的,主叶片板(4)的底端固定设置在筒体(1)上,副叶片板(5)的底端固定设置在筒体(1)上,在主叶片板(4)的顶端与副叶片板(5)的顶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封板(7),在封板(7)上设置有截齿;在筒体的端盘上的6个内圈端盘截齿(8)的倾角均为45度,在筒体的端盘上设置有11个外圈端盘截齿。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采煤机的截煤块率。
  • 一种采煤螺旋滚筒
  • [实用新型]煤矿井下联络横川填充系统-CN201320196331.8有效
  • 宋朝阳;褚东生;崔永红;毛清华;李建永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10-23 - E21F15/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联络横川填充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煤矿井下联络横川填充装置存在的密闭性差和施工进度慢的问题。包括活动料车(23)、填充泵站(22)和混料器(19),在不回收框架(9)与回收框架(10)之间设置有一填充袋(11),在通过前联络横川连通的运输顺槽(5)和回风顺槽(7)中分别设置有甲料浆液进料管(20)和乙料浆液进料管(21),甲、乙料浆液进料管的一端与填充泵站(22)连通,另一端与混料器(19)连通,混料器(19)的出口通过混合料胶管(18)与填充袋(11)的顶面上设置的浆液注入口(3)连通。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密闭联络横川的施工工效,联络横川的密闭效果好,特别适合于封闭井下联络横川。
  • 煤矿井下联络填充系统
  • [实用新型]防裂的回风立井风硐-CN201320196305.5有效
  • 李建永;褚东生;崔永红;毛清华;宋朝阳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10-23 - E21F1/0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裂的回风立井风硐,解决了现有风硐与回风立井的连接处以及风硐与地面风道连接处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包括在风硐直线段(6)的倾斜的底面外侧面(7)上固定设置有防滑台阶(9),防滑台阶(9)的水平台阶面(19)和防滑台阶(9)的垂直台阶面均与风硐下面的围岩(8)靠接在一起,在地面风道(1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层(15),在地面风道(11)的筒身上设置有方形缝隙(13),在方形缝隙(13)内设置有沥青麻丝填充体(14),方形缝隙(13)与风硐圆弧段(10)的外端出口(12)之间的距离为2米。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风硐裂缝的产生,减少了不必要的漏风。
  • 回风立井
  • [发明专利]防裂的回风立井-CN201310127712.5有效
  • 毛清华;褚东生;崔永红;宋朝阳;张俊峰;樊晓飞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08-21 - E21F1/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裂的回风立井,解决了现有回风立井井筒容易产生开裂的问题。包括在风硐连接口(3)的上方的圆筒形回风立井井筒(1)的筒壁内设置有圆锥形上锁口圈梁加强笼(4),在风硐连接口(3)的下方的圆筒形回风立井井筒(1)的筒壁内设置有倒圆锥形下锁口圈梁加强笼(8),在风硐连接口(3)的前侧的圆筒形回风立井井筒(1)的筒壁内设置有前立柱加强笼(12),在风硐连接口(3)的后侧的圆筒形回风立井井筒(1)的筒壁内设置有后立柱加强笼(13)。本发明在矿井的回风立井的井筒壁中增加了暗梁和暗柱结构,有效地避免了井筒开裂的产生。
  • 回风立井
  • [发明专利]煤矿井下联络横川填充系统-CN201310127954.4有效
  • 宋朝阳;褚东生;崔永红;毛清华;李建永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08-07 - E21F15/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联络横川填充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煤矿井下联络横川填充装置存在的密闭性差和施工进度慢的问题。包括活动料车(23)、填充泵站(22)和混料器(19),在不回收框架(9)与回收框架(10)之间设置有一填充袋(11),在通过前联络横川连通的运输顺槽(5)和回风顺槽(7)中分别设置有甲料浆液进料管(20)和乙料浆液进料管(21),甲、乙料浆液进料管的一端与填充泵站(22)连通,另一端与混料器(19)连通,混料器(19)的出口通过混合料胶管(18)与填充袋(11)的顶面上设置的浆液注入口(3)连通。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密闭联络横川的施工工效,联络横川的密闭效果好,特别适合于封闭井下联络横川。
  • 煤矿井下联络填充系统
  • [发明专利]防裂的回风立井风硐-CN201310127939.X有效
  • 李建永;褚东生;崔永红;毛清华;宋朝阳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08-07 - E21F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裂的回风立井风硐,解决了现有风硐与回风立井的连接处以及风硐与地面风道连接处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包括在风硐直线段(6)的倾斜的底面外侧面(7)上固定设置有防滑台阶(9),防滑台阶(9)的水平台阶面(19)和防滑台阶(9)的垂直台阶面均与风硐下面的围岩(8)靠接在一起,在地面风道(1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层(15),在地面风道(11)的筒身上设置有方形缝隙(13),在方形缝隙(13)内设置有沥青麻丝填充体(14),方形缝隙(13)与风硐圆弧段(10)的外端出口(12)之间的距离为2米。本发明克服了风硐裂缝的产生,减少了不必要的漏风。
  • 回风立井
  • [发明专利]一种斜井分岔甩车场-CN201310127912.0无效
  • 褚东生;崔永红;毛清华;宋朝阳;朱爱华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08-07 - B66B1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井分岔甩车场,解决了牵引矿车在煤矿井下的连接井筒与水平大巷的甩车车场运行时容易发生掉道和侧翻事故的问题。包括在斜井筒与甩车分岔巷道的连接巷道内设置有分岔道岔和矿车过渡圆弧岔道,分岔道岔的一端与斜井筒中的矿车轨道连接,分岔道岔的另一端与矿车过渡圆弧岔道的一端连接,矿车过渡圆弧岔道的另一端与甩车分岔巷道中的矿车轨道连接,分岔道岔的辙岔角α1、矿车岔道过渡圆弧轨道的弧度α2、斜井筒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和甩车分岔巷道的宽度B满足以下关系式:δ=k×arcsin〔tan10×cosβ1〕;β1=arcsin〔cos(α1+α2)×sinβ〕;其中,k为常数,通常取0.6到0.8。本发明提高了矿车在井下斜井分岔甩车场上的安全运行系数。
  • 一种斜井分岔车场
  • [发明专利]一种采煤机螺旋滚筒-CN201310127895.0无效
  • 崔永红;褚东生;毛清华;李建永;段云鹏 -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3-04-10 - 2013-08-07 - E21C25/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机螺旋滚筒,解决了现有采煤机截煤块率低的问题。包括在筒体(1)上分别设置有三个螺旋叶片在筒体(1)的端盘(2)上分别设置有6个内圈端盘截齿(8)和11个外圈端盘截齿(9),三个螺旋叶片的螺旋角均为16度;所述的螺旋叶片是由主叶片板(4)、副叶片板(5)和封板(7)组成的,主叶片板(4)的底端固定设置在筒体(1)上,副叶片板(5)的底端固定设置在筒体(1)上,在主叶片板(4)的顶端与副叶片板(5)的顶端之间固定设置有封板(7),在封板(7)上设置有截齿;在筒体的端盘上的6个内圈端盘截齿(8)的倾角均为45度,在筒体的端盘上设置有11个外圈端盘截齿。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采煤机的截煤块率。
  • 一种采煤螺旋滚筒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