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电池极性判定电路、充电器和电子设备-CN201980079656.8在审
  • 北村谦治;沟口康成;狩野贵史 - FDK株式会社
  • 2019-09-20 - 2021-07-23 - H02J7/00
  • 本发明的电池极性判定电路包括:含有与电池(BAT)的各个电极端子抵接的第一触点(T1)和第二触点(T2)的电池容纳部(2);通过电阻器(R)连接到引出电池(BAT)的电压的电压引出点(P1),并判定电池(BAT)的极性的控制装置(3);能够在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之间切换的连接切换电路(4);以及阴极连接到连接有电阻器(R)和控制装置(3)的电压读取点(P2)并且阳极接地的二极管(D),控制装置(3)基于对于连接切换电路(4)的连接状态的电压读取点(P2)的电压(VP2)来判定电池(BAT)的极性,二极管(D)的正向电压(VF)被设定为使得电压读取点(P2)的电压(VP2)为控制装置(3)的绝对最大额定值的下限值(VMIN)以上。
  • 电池极性判定电路充电器电子设备
  • [发明专利]充电器和充电方法-CN201980080580.0在审
  • 狩野贵史;北村谦治;沟口康成;吉田武史;佐藤美智子 - FDK株式会社
  • 2019-09-20 - 2021-07-23 - H02J7/00
  • 本发明的充电器(1)具备:包括与被容纳的电池(BAT)的各个电极端子抵接的第一触点(T1)和第二触点(T2)的电池容纳部(2);被提供用于对电池(BAT)充电的电力的高电位电源线(3)和低电位电源线(4);能够在第一触点(T1)连接到高电位电源线(3)并且第二触点(T2)连接到低电位电源线(4)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触点(T2)连接到高电位电源线(3)并且第一触点(T1)连接到低电位电源线(4)的第二连接状态之间切换的连接切换电路(5);以及通过控制连接切换电路(5)来进行电池(BAT)的充电控制的控制装置(7),控制装置(7)在第一连接状态下对电池(BAT)进行预充电,并且当电池电压(VB)不超过设定电压(VS)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对电池(BAT)进行预充电和正常充电。
  • 充电器充电方法
  • [发明专利]带故障检测功能的充电器及故障检测方法-CN201980026078.1在审
  • 狩野贵史;北村谦治;沟口康成 - FDK株式会社
  • 2019-04-10 - 2020-11-24 - H02J7/00
  • 本发明的带故障检测功能的充电器(1)包括:对充电电池(3)进行充电的电源装置(10);具备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并从电源装置(10)向充电电池(3)提供功率的供电电路;具备第一电阻(R1)和第三开关(SW3)并且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连接点(P)而另一端连接至接地线的放电电路(C1);具备第二电阻(R2)和第四开关(SW4)并且与第一开关(SW1)并联连接的防短路电路(C2);以及控制各开关的通断并且获取电压值(VP)的控制装置(20),控制装置(20)针对各开关的通断控制的组合,以电压值(VP)在正常时和故障时不同为条件,检测各开关的故障。
  • 故障检测功能充电器方法
  • [发明专利]自动充电器-CN201980026386.4在审
  • 狩野贵史;北村谦治;沟口康成;关口邦久 - FDK株式会社
  • 2019-04-10 - 2020-11-24 - H01M10/42
  • 分配机构具有翻门,在将第1电池收纳于第1收纳部的情况下,所述翻门选择将从充电部的电池排出口到第1收纳部的电池导入口连接的第1路径作为用于将第1电池导入第1收纳部的路径,在将第2电池收纳于第2收纳部的情况下,所述翻门选择将从充电部的电池排出口到第2收纳部的电池导入口连接的第2路径作为用于将第2电池导入第2收纳部的路径。
  • 自动充电器
  • [发明专利]无线取暖器-CN201210132831.5无效
  • 远矢正一;森田秀世;萨摩荣治;沟口康成;山下孝浩;寺尾恭三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2008-11-07 - 2012-08-22 - A61F7/08
  • 一种无线取暖器,将整体轻量化的同时能够长时间加热到适宜温度并具有足够的强度。本发明的无线取暖器利用发热体(3)将固定在壳体表面的散热片(4)加热,发热体(3)依靠从内置在壳体(2)中的电池(1)供给的电力而发热。壳体(2)在散热片(4)的内面具有支承片(30),与该支承片(30)对置地设置表面片(20),将支承片(30)和表面片(20)之间作为收纳部(5)。在支承片(30)和表面片(20)的中间配置有中间加强片(10)。在中间加强片(10)和表面片(20)之间配置有与表面片(20)连结的箱形支承肋(22),利用箱形支承肋(22)支承中间加强片(10)。在支承片(30)的内面连结设置支承肋(32),通过该支承肋(32)将支承片(30)支承于中间加强片(10)。
  • 无线取暖器
  • [发明专利]便携设备和充电台-CN200910136889.5无效
  • 远矢正一;沟口康成;中生年纪;寺尾恭三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2009-04-24 - 2009-10-28 - H02J7/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设备和充电台,能够使便携设备的感应线圈和充电台的电源线圈高效地电磁耦合,迅速对便携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便携设备和充电台由内置感应线圈和电池的便携设备(50)和对该便携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台(10)构成。在充电台中,将安装部的底面形成弯曲成U槽状的弯曲底面,在弯曲底面的内侧内置有电源线圈,在该电源线圈连接电源。在便携设备中,将载置于充电台的安装部的背面形成沿着U槽状的弯曲底面的弯曲背面,在该弯曲背面的内侧内置感应线圈。在充电台中,当将便携设备设置于安装部时,从相互电磁耦合的电源线圈向感应线圈输送电力,通过由感应线圈感应的电力对便携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
  • 便携设备充电
  • [发明专利]无线取暖器-CN200810174885.1无效
  • 远矢正一;森田秀世;萨摩荣治;沟口康成;山下孝浩;寺尾恭三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2008-11-07 - 2009-05-13 - A61F7/08
  • 一种无线取暖器,将整体轻量化的同时能够长时间加热到适宜温度并具有足够的强度。本发明的无线取暖器利用发热体(3)将固定在壳体表面的散热片(4)加热,发热体(3)依靠从内置在壳体(2)中的电池(1)供给的电力而发热。壳体(2)在散热片(4)的内面具有支承片(30),与该支承片(30)对置地设置表面片(20),将支承片(30)和表面片(20)之间作为收纳部(5)。在支承片(30)和表面片(20)的中间配置有中间加强片(10)。在中间加强片(10)和表面片(20)之间配置有与表面片(20)连结的箱形支承肋(22),利用箱形支承肋(22)支承中间加强片(10)。在支承片(30)的内面连结设置支承肋(32),通过该支承肋(32)将支承片(30)支承于中间加强片(10)。
  • 无线取暖器
  • [发明专利]无线取暖器-CN200810174883.2无效
  • 远矢正一;森田秀世;萨摩荣治;沟口康成;山下孝浩;寺尾恭三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2008-11-07 - 2009-05-13 - A61F7/08
  • 一种无线取暖器,将多个加热器以理想状态与散热片热结合。利用发热体(3)将固定在壳体表面的散热片(4)加热,发热体(3)依靠从内置在壳体(2)中的电池(1)供给的电力而发热。壳体(2)将在上面固定有中央弯曲成凸状的散热片(4)的上壳体(2B)和封闭该上壳体(2B)下方开口部的下壳体(2A)连结而在内部设置收纳部(5),在该收纳部(5)中配置连结有多个发热体(3)的电路基板(7)和电池(1)。上壳体(2B)在电路基板和散热片之间设有支承片(30),在设于该支承片上的贯通孔(33)中配置发热体,将发热体与散热片内面热结合。各个发热体通过弹性体(58)与电路基板连结,并弹性按压在弯曲的散热片内面上进行热结合。
  • 无线取暖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