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新型微滴式数字PCR光学检测系统、装置及方法-CN201610298916.9有效
  • 张道森;关烨锋 -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 2016-05-05 - 2018-07-20 - C12M1/36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微滴式数字PCR光学检测系统、荧光检测装置及方法,新型微滴式数字PCR光学检测系统包括激发光光源模块、荧光接收检测模块以及样品传送模块。样品传送模块包括传送通道。激发光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光源和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一光纤耦合器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端,第一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与光源连接,荧光接收检测模块包括至少两个荧光探测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端,第二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与荧光探测器连接。第一光纤耦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相对设置。本发明技术方案使新型微滴式数字PCR光学检测系统的光路结构简单,可降低不同荧光染料之间光谱重叠所产生的干扰。
  • 新型微滴式数字pcr光学检测系统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微滴式数字PCR荧光检测系统和荧光检测装置-CN201610298481.8有效
  • 关烨锋;张道森 -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 2016-05-05 - 2018-05-22 - C12M1/36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滴式数字PCR荧光检测系统和荧光检测装置,其中,微滴式数字PCR荧光检测系统包括微滴成像模块、荧光检测模块、样品传送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微滴成像模块和荧光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微滴样品在所述样品传送模块中依次经过微滴成像模块以及荧光检测模块。微滴成像模块测量每一个微滴样品的直径的大小,当微滴样品的直径满足预设值时,记为有效微滴样品,统计有效微滴样品的总数量发送至控制模块。荧光检测模块收集荧光探针产生的荧光信号,将有效微滴样品的荧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结合数字信号和有效微滴样品的总数量进行运算分析,得到目标核酸的浓度。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微滴样品的数量能够被精确统计。
  • 微滴式数字pcr荧光检测系统装置
  • [发明专利]微流控检测系统-CN201711332329.8在审
  • 张道森;关烨峰;王姗姗 - 广东顺德墨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7-12-13 - 2018-04-13 - G01N21/6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检测系统,包括光源模块、光束整形模块、多流道微流控芯片、进样模块、影像捕捉模块、荧光检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发出的激光光源,经过光束整形模块,整形成能量分布均匀的线型光束,照射到多流道微流控芯片上,进样模块向多流道微流控芯片加载样品,当包含有荧光的样品经过多流道微流控芯片时,被激光光源激发出荧光,荧光经过影像捕捉模块,被荧光检测模块接收,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多流道微流控芯片与进样模块结合使用,实现多流道同时检测,提高检测通量,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
  • 微流控检测系统
  • [发明专利]混合氯代烃制备反式1,2-二氯乙烯的方法-CN200710020051.0无效
  • 赵红坤;张道森 - 扬州大学
  • 2007-02-09 - 2007-08-15 - C07C21/073
  •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氯代烃制备反式1,2-二氯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氯代烃混合物在气化室中气化,气化温度为120~200℃;气化后的氯代烃混合气体在管式反应器中催化脱Cl2或HCl,生成富含反式二氯乙烯的混合气体,反应温度150~300℃,停留时间为1~10min;含有二氯乙烯的混合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气体Cl2或HCl回收利用,冷凝温度0~30℃,得到富含反式二氯乙烯的混合液体。此混合液体在常规的精馏塔中精馏,可得到纯的反式1,2-二氯乙烯产品;所述的混合氯代烃的组分和重量百分含量主要包括:1,1,2-三氯乙烯5~30%(wt)、1,1,2-三氯乙烷15~70%(wt)、1,1,2,2-四氯乙烯10~30%(wt)、1,1,2,2-四氯乙烷10~40%(wt)。本发明与传统的反式1,2-二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相比,解决了混合氯代烃的综合利用问题,能耗低、生产周期短、操作简便、转化率高。
  • 混合氯代烃制备反式氯乙烯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造气炉炉箅-CN01237907.7无效
  • 朱希领;彭夫良;张道森;焦广 - 邳州市第一机械厂
  • 2001-05-19 - 2002-05-01 - C10J3/3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泛适用于煤气发生炉使用的炉箅,它是由顶层、底座及其中间四层构成的中空锥形塔式炉箅,第二至第四层为圆形,第五层和底座由“”形组成的六边曲线形,该结构排灰能力强,减少运行阻力,炉箅的第二层至四层锥面上均布4条螺旋形破碴筋,第五层均布6条螺旋形破碴筋,当炉箅旋转时,炉渣沿螺旋方向下滑并将疤块切碎排出,加强破排碴能力,克服了原有炉箅破碴能力差,阻力大等缺点。
  • 一种造气炉炉箅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