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金属薄板制内焰式燃烧器-CN200420121104.X无效
  • 猪股匡顺;富浦英行 - 林内株式会社
  • 2004-12-31 - 2006-03-15 - F23D14/56
  • 一种金属薄板制内焰式燃烧器,在环状的分布管的内圆周一侧,将上火焰孔(13)和下火焰孔(14)交替地配置在圆周方向上;使上板的火焰孔形成部分上(23)所形成的上火焰孔(13)用的各鼓出部(23a)的圆周方向幅度窄于下板的火焰孔形成部分(33)上所形成的下火焰孔(14)的各鼓出部(33a)间的平坦部(33b)的圆周方向幅度,同时使下板(3)的火焰孔形成部分(33)的各鼓出部(33a)的圆周方向幅度窄于上板的火焰孔形成部分(23)的各鼓出部(23a)间的平坦部(23b)的圆周方向幅度,在于圆周方向上相邻接的上火焰孔(13)和下火焰孔(14)之间,使上下板的火焰孔形成部分(23)、(33)的平坦部(23b)、(33b)彼此接触。在构成燃烧器的上下2枚的板的火焰孔形成部分(23)、(33)之间不设置隔板,使上下的火焰孔在相互分离的状态下而交替地配置在圆周方向上,实现成本降低。
  • 金属薄板内焰燃烧
  • [发明专利]炉具用燃烧器-CN200510066355.1有效
  • 赤木万之;富浦英行 - 林内株式会社
  • 2005-04-22 - 2005-11-02 - F23D14/58
  • 一种炉具用燃烧器,是在燃烧器头部(3)的上表面以放射线状形成有多个切口状的火焰孔(6)的炉具用燃烧器;在燃烧器头部的上表面,以存留有大致三角形的台部(8)的形式形成有沿着各放射线区域(7)侧缘的凹沟(9),其中台部位于形成切口状火焰孔(6)的各放射线状区域(7)、(7)之间的部分,并以燃烧器头部的径向外侧方为底边,以径向内侧方为顶点;在台部上形成有多个圆孔状的火焰孔(10)。以到达燃烧器的外周的形式形成凹沟(9)。二次空气从燃烧器头部的外方并经凹沟供给切口状火焰孔和圆孔状火焰孔。从而可以有效活用形成切口状火焰孔的各放射线状区域之间的死区,使得圆周方向的热分布得以良好。
  • 炉具燃烧
  • [发明专利]炉具用燃烧器-CN200510053627.4有效
  • 富浦英行;谷秀辉;猪股匡顺;萧锦诚 - 林内株式会社;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 2005-03-09 - 2005-09-21 - F23D14/60
  • 一种炉具用燃烧器,将燃烧器主体(31)构成为具有中空的基盘部(32)、在圆周方向存在有间隔地立设于基盘部上面的多个中空的支柱部(33)、以及经这些支柱部被支撑在基盘部的上侧的中空环状的头部(34)的燃烧器主体,在头部的外周侧与内周侧设置有外部火焰孔(35)、内部火焰孔(36),而且将二次空气经由基盘部与头部间的各支柱部之间的间隙构成的空气通路(37)而供给到内部火焰孔的燃烧部分;可以防止因外部火焰孔的火焰所产生的气流的影响而减少供给到内部火焰孔的燃烧部分的二次空气。在头部(34)的外周设置有与外周侧火焰孔(35)相比位于下侧位置并且伸到外方的环状的庇护部(38)。通过庇护部(38)可防止因外部火焰孔(35)的火焰所产生的气流的影响波及到朝向空气通路(37)的空气的流动。
  • 炉具燃烧
  • [发明专利]炉具用内焰式燃烧器-CN200410057668.6有效
  • 富浦英行;猪股匡顺;赤木万之;佐藤裕康 - 林内株式会社
  • 2004-08-23 - 2005-03-16 - F23D14/06
  • 一种炉具用内焰式燃烧器,是在内圆周部形成有内朝向开口的多个火焰孔(31)的环状的炉具用内焰式燃烧器,各火焰孔为上下方向上的较长的切口状,而且朝向径向内侧并倾斜于圆周方向一侧;使各火焰孔(31)于上下方向上倾斜,以使得各火焰孔(31)的上端相对于下端而倾斜于圆周方向一侧。从火焰孔(31)的上端引出的燃气喷出轴线A2相对于从火焰孔(31)的下端引出的燃气喷出轴线A1偏离于径向外侧。因此,即使不用太增大火焰孔(31)朝向圆周方向的倾斜角,也可以有效地抑制火焰朝向内侧的延伸。
  • 炉具内焰燃烧
  • [发明专利]炉具用主副燃烧器-CN200410055898.9有效
  • 富浦英行;猪股匡顺;赤木万之;佐藤裕康 - 林内株式会社
  • 2004-08-05 - 2005-02-16 - F23D23/00
  • 一种炉具用主副燃烧器,具有环状的主燃烧器(3)以及配置在主燃烧器内侧的副燃烧器(4),主燃烧器(3),由在内周部形成有内朝向开口的多个火焰孔(31)的内焰式燃烧器构成,副燃烧器(4),由在上端部形成有上朝向开口的火焰孔(41)的上焰式燃烧器构成。另外,使主燃烧器(3)的火焰孔(31)朝向径向内侧并倾斜于周方向一方及上方,以抑制主燃烧器(3)的火焰朝向内侧延伸。这种炉具用主副燃烧器,即使缩小主燃烧器的内径,也不会产生主燃烧器与副燃烧器的火焰发生干扰的问题,从而实现燃烧器的小型化。
  • 炉具用主副燃烧
  • [发明专利]炉具用锅底温度传感器-CN03150002.1有效
  • 竹本安伸;富浦英行;荒松政男 - 林内株式会社
  • 2003-07-29 - 2004-03-03 - F24C3/12
  • 一种炉具用的锅底温度传感器,该炉具用锅底温度传感器(8)包括利用抵接于烹饪容器(P)底面的集热板(81)将其上端封堵的内筒(82)、及包围内筒(82)的外筒(83),在集热板(81)的下面安装温度检测元件(80),同时在外筒(83)的上端设置伸向直径方向内侧的盖部(85);使盖部(85)不接触于内筒(82),并使盖部(85)与内筒(82)之间留有间隙(86)。在集热板(81)外周,一体地形成有不接触盖部(85)的伞部(87),该伞部(87)在盖部(85)与内筒(82)之间伸到盖部(85)的上方,从上方覆盖间隙(86),以防止煮沸溢出的汤汁从该间隙(86)侵入外筒(83)内。
  • 炉具锅底温度传感器
  • [发明专利]燃烧器-CN03106076.5有效
  • 富浦英行;猪股匡顺;赤木万之 - 林内株式会社
  • 2003-02-21 - 2003-10-01 - F23D14/02
  • 一种燃烧器,在燃烧器被作成弱火情况时,利用其他喷火嘴火的延烧而能可靠地使某一喷火嘴熄灭的火焰得以复燃的燃烧器。本发明的燃烧器是将两块具有略呈波形的端部的金属板(10)、(20)通过错开波的相位进行上下重合而形成。且燃烧器具有沿着金属板(10)、(20)的端部上下交错排列的多个喷火嘴(12)、(22)和向各个喷火嘴(12)、(22)供给燃气的多个气体通路(14)、(24)。此外,燃烧器在上下喷火嘴(12)、(22)中某一侧的喷火嘴的部分,具有一块金属板(10)朝向另一金属板(20)变形的第1变形部(16)。在第1变形部(16)处,相邻的上喷火嘴中心(12x)与下喷火嘴中心(22x)在竖直方向上的间隔被缩短,且小于与之相对应相邻的上气体通路(14)的中心与下气体通路(24)的中心在竖直方向上的间隔。
  • 燃烧
  • [发明专利]内置式灶具-CN02142614.7无效
  • 富浦英行;重野秀树;猪股匡顺;荒松政男;竹本安伸;木村遇;赤木万之;城美砂子 - 林内株式会社
  • 2002-09-12 - 2003-04-09 - F24C3/00
  • 一种系统厨房用内置式灶具,由于厨房家具的橱柜内与屋外之间产生的压力差,有时会产生灶具上方的空气被吸入灶体内的情况。此时,灶具火口的火焰通过接汁盘7的取气口被引入灶体内部,灶体器具内部的电路布线和其他零件有可能受热影响。本发明的内置式灶具设有覆盖接汁盘7上部的灶盖54,所述灶盖在与灶具火口的火口体12a之间形成第2开口部52,且在环绕火口体周围的同时,在与灶板4之间形成第3开口部53。在第2、第3开口部及取气口中,设定第3开口部面积最大,取气口面积最小。
  • 内置灶具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