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烧结金属轴承-CN201380015014.4有效
  • 堀政治;赤井洋;栗村哲弥;伊藤冬木 - NTN株式会社
  • 2013-03-18 - 2017-06-20 - F16C33/14
  • 一种烧结金属轴承,其特征在于,由以铜系粉末与铁系粉末作为主成分的原料粉末形成,且在内周具有径向轴承面,作为铜系粉末,使用微细铜粉以重量比计占铜系粉末整体的三分之一以上的铜系粉末,所述微细铜粉显示出直径不足45μm的微粒的比例为80重量%以上的粒度分布,并且,在900℃以上且1000℃以下的条件下,烧结将原料粉末压缩成形而得到的压缩体。
  • 烧结金属轴承
  • [发明专利]流体动压轴承装置-CN201280012103.9有效
  • 野田浩行;森夏比古;栗村哲弥;古森功;堀政治;尾藤仁彦;水谷敏幸 - NTN株式会社
  • 2012-02-28 - 2013-11-27 - F16C33/14
  • 通过将烧结金属制的轴承套筒(8)的内周面(8a)及下侧端面(8b)形成为没有动压产生部的平滑的圆筒面或平坦面,由此在轴承套筒(8)的制造工序中能够省略动压产生部的成形工序,能够使模费用大幅降低。另外,通过将轴承套筒(8)的内周面(8a)形成为圆筒面,从而径向动压产生部形成在轴部(2a)的外周面(2a1)上,而由于工具容易向轴部(2a)的外周面(2a1)接近,因此能够简单且精度良好地形成径向动压产生部,且通过径向轴承间隙的精度的提高而使轴承刚性提高。
  • 流体压轴装置
  • [发明专利]流体轴承装置-CN201210023188.2有效
  • 堀政治;户田正明;日比建治;山本哲也 - NTN株式会社
  • 2007-03-22 - 2012-07-04 - F16C17/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力矩刚性优良、轴承套筒制造容易、且能改善组装和部件管理的作业效率的流体轴承装置,其包括:轴承构件;旋转体,其具有插入到该轴承构件内周的轴构件;第一及第二推力轴承间隙,其形成于所述轴承构件与所述旋转体之间;第一动压槽区域,其在所述第一推力轴承间隙产生流体动压;第二动压槽区域,其在所述第二推力轴承间隙产生流体动压,所述流体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具有在轴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轴承套筒,该两个轴承套筒都在两端面具有所述第一动压槽区域和所述第二动压槽区域,且使一个轴承套筒的所述第一动压槽区域面向所述第一推力轴承间隙,使另一个轴承套筒的所述第二动压槽区域面向所述第二推力轴承间隙。
  • 流体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滑动轴承及具备其的滑动轴承单元、以及具备该轴承单元的电动机-CN201080038250.4有效
  • 堀政治;森夏比古;沈威金 - NTN株式会社
  • 2010-07-30 - 2012-05-30 - F16C17/10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降低成本及提高安静性的要求且稳定地维持高的支承精度的滑动轴承、及具备该滑动轴承的滑动轴承单元、以及具备该轴承单元的电动机。所述滑动轴承(4)具备:具有相对于旋转轴(2)的安装面(9)的内方构件(5);配置在内方构件(5)的外径侧,且具有相对于静止侧构件的安装面的外方构件(6)。在内方构件(5)上设置作为突出部(P)的厚壁部(5a),在该厚壁部(5a)的外周面(5a1)和与其对置的外方构件(6)的外周面(7a1)之间形成夹有润滑油的径向轴承间隙。另外,在内方构件(5)与外方构件(6)之间,在径向轴承间隙的轴向两侧形成保持润滑油的油面的密封间隙(S、S)。内方构件(5)的安装面(9)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形成。
  • 滑动轴承具备单元以及电动机
  • [发明专利]流体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0980134699.8有效
  • 堀政治 - NTN株式会社
  • 2009-08-20 - 2011-08-03 - F16C33/08
  • 提高轴承套筒相对于有底筒状的壳体的固定强度。流体轴承装置(1)具备有底筒状的壳体(7)、固定在其内周的轴承套筒(8)、插入到轴承套筒(8)内周的轴部件(2)。在彼此相对向的壳体(7)的小径部(7a)的内周面(7a2)与轴承套筒(8)的外周面(8d)之间设置粘结剂积存处(11)。而且,在壳体(7)的内周缘部设置与粘结剂积存处(11)连结的内周倒角(7f),并通过粘结剂(13)将该内周倒角(7f)与轴承套筒(8)之间形成的第一缩径空间(12)密封。
  • 流体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流体轴承装置-CN201010130319.8有效
  • 堀政治;户田正明;日比建治;山本哲也 - NTN株式会社
  • 2007-03-22 - 2010-10-06 - F16C17/1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力矩刚性优良、轴承套筒制造容易、且能改善组装和部件管理的作业效率的流体轴承装置,其包括:轴承构件;旋转体,其具有插入到该轴承构件内周的轴构件;第一及第二推力轴承间隙,其形成于所述轴承构件与所述旋转体之间;第一动压槽区域,其在所述第一推力轴承间隙产生流体动压;第二动压槽区域,其在所述第二推力轴承间隙产生流体动压,所述流体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构件具有在轴向上排列配置的两个轴承套筒,该两个轴承套筒都在两端面具有所述第一动压槽区域和所述第二动压槽区域,且使一个轴承套筒的所述第一动压槽区域面向所述第一推力轴承间隙,使另一个轴承套筒的所述第二动压槽区域面向所述第二推力轴承间隙。
  • 流体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流体轴承装置-CN200780050909.6有效
  • 堀政治 - NTN株式会社
  • 2007-08-09 - 2009-12-09 - F16C33/74
  • 本发明的流体轴承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防油膜的剥离。流体轴承装置(1)具备:轴部件(2);在轴部件(2)固定的作为密封部的第一及第二凸缘部(9、10)。在第一及第二凸缘部(9、10)的外周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密封空间(S1)及第二密封空间(S2)。在第一凸缘部(9)及第二凸缘部(10)的与外部空气接触的端面,与组装时承受加压力的受压面(12)相分离地设置防油膜(11)。
  • 流体轴承装置
  • [发明专利]动压轴承装置-CN200780036219.5有效
  • 村田五雄;添田雅也;堀政治;户田正明 - NTN株式会社
  • 2007-10-10 - 2009-09-02 - F16C17/1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力矩荷载的负荷能力高,轴承套筒的制造容易,且减少了零件个数及组装机工序的动压轴承装置。动压轴承装置(1)具备:壳体(2);在轴方向上相互离开的位置固定在壳体(2)上的两个轴承套筒(3)、(4);插入到轴承套筒(3)、(4)的内周的轴部件(5)。壳体(2)具备比固定轴承套筒(3)、(4)的内周面(2a)、(2b)更向内径侧突出的衬套部(2c)。在衬套部(2c)上设有轴方向的流体通路(2c1),流体通路(2c1)与通过轴承套筒(3)、(4)的轴方向槽(3d1)、(4d1)形成的流体通路连通。
  • 压轴装置
  • [发明专利]动压轴承装置-CN200780023973.5无效
  • 山本哲也;古森功;稻塚贵开;堀政治 - NTN株式会社
  • 2007-03-01 - 2009-07-08 - F16C17/10
  • 本发明的动压轴承装置,将轴承套筒(8)的外周面(8d)比第1动压产生部(B1)更靠内径侧形成。这种情况下,能够一面确保第1推力动压产生部(B1)具有与现有那样在轴承套筒端面设置推力动压产生部的情况相同程度的推力负载容量,一面将轴承套筒(8)薄壁化。从而,能够减少封入轴承装置内的润滑剂总量,因此能够将缓冲功能低容量化,谋求密封装置(9)的小型化、进而是谋求轴承装置(1)的小型化。
  • 压轴装置
  • [发明专利]动压轴承装置-CN200780011272.X有效
  • 堀政治;户田正明;古森功 - NTN株式会社
  • 2007-03-19 - 2009-04-15 - F16C17/2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压轴承装置,其对力矩负载的负荷能力高,轴承套筒的制造及固定作业容易,并且可以确保必需的固定力,其中,将轴承套筒(3)插入外壳的内周面(2a),其下侧端面(3c)用粘接剂(A1)固定于衬垫部(2c)的上侧端面(2c2)上。另外,将轴承套筒(4)插入外壳的内周面(2b),其上侧端面(4c)用粘接剂(A1)固定于衬垫部(2c)的下侧端面(2c3)上。
  • 压轴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