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间连接结构与方法-CN201810200861.2有效
  • 杨勇;薛亦聪;于云龙;陈阳;魏博;周会垚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18-03-12 - 2023-04-28 - E04B1/58
  • 一种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间连接结构与方法,采用等同现浇的思想,基于力学优化分析,提出于柱中部连接的方式:柱中型钢采用型钢套筒连接,而非工程中常用的焊接及螺栓连接,简便了施工;柱中钢筋采用机械套筒连接,而非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常采用的灌浆套筒连接,降低了造价;连接部位外包钢板筒且不设箍筋,简便了施工;于连接部上部预制型钢混凝土柱预留孔洞,在外包钢板筒安装完成后可灌入高性能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进一步保证了连接部整体强度及变形能力。本发明装配性极强,装配方式基本为施工便捷的螺栓连接,避免了现场焊接及大面积混凝土浇筑作业,施工便捷。同时本发明基于等同现浇的思想,连接部强度及变形能力均可有效保证。
  • 一种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连接结构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可恢复功能柱间连接结构-CN202020176425.9有效
  • 杨勇;周会垚;于云龙;薛亦聪;陈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20-02-17 - 2020-10-13 - E04B1/24
  •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恢复功能柱间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结构柱体残余变形的问题,该可恢复柱间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耗能部件、锚固板和预应力线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设置在柱体的端部以连接上下柱,预应力线材通过锚固板联系上下柱,用于在震后拉动上下柱使其自复位,耗能部件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耗能,当耗能部件损坏后,可拆卸更换新的耗能部件。本申请提供柱间连接结构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具有抵抗残余变形的自复位能力,在一般情形下,可通过更换耗能部件来消除耗能部件的残余变形,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结构柱体残余变形的问题。
  • 一种可恢复功能连接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结构及装配式结构体系-CN202020176587.2有效
  • 杨勇;周会垚;于云龙;薛亦聪;陈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20-02-17 - 2020-10-13 - E04B1/24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及装配式结构体系,涉及建筑结构领域。连接结构包括上钢柱和下钢柱。上钢柱具有第一连接部和位于第一连接部底部的对接部。下钢柱具有第二连接部,下钢柱的顶部设有定位槽,对接部插设于定位槽内,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布置。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上钢柱的对接部插设于下钢柱的定位槽内,地震时能够减少上钢柱和下钢柱连接处因偏转造成屈曲破坏;连接单元为主要耗能件,是会被破坏最严重的部件,震后只需要更换连接单元即可,对接部只是轻微的破坏或不出现破坏,能够在保证竖向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保护连接结构的核心部位。
  • 一种连接结构装配式体系
  • [发明专利]一种可恢复功能柱间连接结构-CN202010094939.4在审
  • 杨勇;周会垚;于云龙;薛亦聪;陈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20-02-17 - 2020-05-19 - E04B1/24
  •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恢复功能柱间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结构柱体残余变形的问题,该可恢复柱间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耗能部件、锚固板和预应力线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设置在柱体的端部以连接上下柱,预应力线材通过锚固板联系上下柱,用于在震后拉动上下柱使其自复位,耗能部件被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耗能,当耗能部件损坏后,可拆卸更换新的耗能部件。本申请提供柱间连接结构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具有抵抗残余变形的自复位能力,在一般情形下,可通过更换耗能部件来消除耗能部件的残余变形,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结构柱体残余变形的问题。
  • 一种可恢复功能连接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连接结构及装配式结构体系-CN202010096684.5在审
  • 杨勇;周会垚;于云龙;薛亦聪;陈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20-02-17 - 2020-05-15 - E04B1/24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及装配式结构体系,涉及建筑结构领域。连接结构包括上钢柱和下钢柱。上钢柱具有第一连接部和位于第一连接部底部的对接部。下钢柱具有第二连接部,下钢柱的顶部设有定位槽,对接部插设于定位槽内,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布置。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上钢柱的对接部插设于下钢柱的定位槽内,地震时能够减少上钢柱和下钢柱连接处因偏转造成屈曲破坏;连接单元为主要耗能件,是会被破坏最严重的部件,震后只需要更换连接单元即可,对接部只是轻微的破坏或不出现破坏,能够在保证竖向承载能力的前提下保护连接结构的核心部位。
  • 一种连接结构装配式体系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