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CN201610156617.1有效
  • 席北斗;祝超伟;李鸣晓;侯佳奇;姜永海;贾璇;郝艳;吕宁磬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6-03-18 - 2019-01-18 - F23G5/027
  •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炉体的底座设置在灰盘中,灰盘中心设有空气与水蒸气的进气道,进气道的进气口与垃圾热解气化炉内相通,进气道的顶端布设有出气口,进气道的下端连接鼓风机;垃圾热解气化炉内的热解气化室,自下而上地为灰层、燃烧气化室、干馏层和干燥层;燃烧气化室设有点火口,干燥层上设有热解气化气出气口与二燃室相连;垃圾热解气化炉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灰盘上焊接有刮刀,灰盘由电机带动旋转,将进入灰盘的灰渣由刮刀带出,刮刀的两侧设有两排小气孔。本发明能达到垃圾热解气化的最佳效率,更经济环保。
  • 一种垃圾解气
  • [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的排渣装置-CN201510349468.6有效
  • 李鸣晓;席北斗;贾璇;祝超伟;侯佳奇;夏天明;丁杰;刘保森;吕宁磬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5-06-23 - 2018-01-23 - F23G5/44
  •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炉的排渣装置,包括一破碎输送刀,固定在呈三角形的灰盘凸起上;该破碎输送刀上的刀片为对称的螺旋式分布;一圆盘形的螺旋挡渣输送板,置于灰盘内,并固定在垃圾热解气化炉的炉壁上,该螺旋挡渣输送板具有灰渣入口和灰渣出口,灰渣入口位于灰盘的底部,灰渣出口高于灰盘的上边缘;灰盘连接一可调速的电机,使灰盘相对于垃圾热解气化炉进行旋转,使灰渣先进入灰渣入口,并随着灰盘的转动将灰渣输送至灰渣出口排出垃圾热解气化炉。本发明结构简单,破碎均匀,破碎效果好,同时排出灰渣效果良好,有助于垃圾热解气化炉的正常运转。
  • 一种垃圾解气装置
  • [发明专利]土壤气相抽提技术模拟装置-CN201510570185.4有效
  • 李娟;席北斗;李鸣晓;杨洋;杰弗里·派佩尔;张翰;贾文飞;吕宁磬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5-09-09 - 2017-12-08 - B09C1/00
  • 一种土壤气相抽提技术模拟装置,包括立体试验砂箱、与砂箱连接的气相抽提装置和生物炭固定化菌剂添加装置,该气相抽提装置包括喷气泵、流量计、喷气井、抽提井、活性炭过滤器和真空泵,该生物炭固定化菌剂添加装置包括加压注射泵和注射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炭固定化菌剂添加装置及一种立体试验砂箱的箱盖。本发明的装置能够进行均质或非均质土层条件下的土壤气相抽提试验,生物炭固定化菌剂降解试验以及生物炭固定化菌剂强化气相抽提的模拟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各项参数,主要包括曝气流量、抽提流量和真空度等;同时,还能在试验的不同阶段对土层中不同位置处土样或气体样品进行采样测量,确定针对污染场地的生物炭固定化菌剂强化土壤气相抽提技术修复效果。
  • 土壤气相抽提技术模拟装置
  • [发明专利]地下水监测井用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CN201610717913.4在审
  • 李娟;席北斗;李鸣晓;杨洋;吕宁磬;郇环;李翔;谢毅文;杨津津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6-08-24 - 2017-02-15 - G01N1/20
  •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用采样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下端出样单元设于采样装置外筒的最底端;进水‑储水单元置于下端出样单元之上,是在外筒内设有一内筒形成一双层采样筒,内筒相对于外筒可自由活动,外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孔状进水口;内筒的底部由支撑装置承托;进水‑储水单元可拆卸更换不同采样体积的结构;控制单元置于内筒的上方,由一微型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内筒的悬轴相连接,微型电机固定在外筒壁上;通信单元置于外筒的上端;该采样装置可通过通信接口和信号传输线与外部的控制器相连,也可利用无线发射器发射信号并通过无线接收装置收集数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灵活设置采样体积、实现微扰动的方式采集地下水。
  • 地下水监测采样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清扫式防堵塞滚筒装置-CN201610156609.7在审
  • 祝超伟;李鸣晓;席北斗;侯佳奇;贾璇;夏天明;吕宁磬;郇嬛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6-03-18 - 2016-07-20 - B07B1/52
  • 一种清扫式防堵塞滚筒装置,该装置的滚筒包括同轴设置的外壳与滚筒筛,外壳与滚筒筛之间由支撑架相连;外壳与滚筒筛之间设有活塞疏孔设备,活塞疏孔设备的壳体上设数个可伸缩基座,每个基座上连接有活塞块,活塞块为尖锥形,锥形尖端朝向滚筒筛上的筛孔,每个基座两端最外侧设有长刷;活塞疏孔设备通过一旋转杆与设在滚筒外的电机相连接,并由该电机驱动;本发明可以充分提高装置的防堵塞性能,同时对滚筒筛进行有效的清洁,本发明中涉及的活塞疏孔设备其内置刷毛可拆卸更换使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节约经济成本。
  • 一种清扫堵塞滚筒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CN201510707279.1在审
  • 席北斗;吕宁磬;李娟;杨洋;李鸣晓;李翔;贾文飞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5-10-27 - 2016-03-23 - G06Q10/06
  •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工业场地建设情况以及防渗措施的实施情况,结合场地周边水文地质状况,确定评价场地分类情况;依照工业场地分类情况,根据其包气带厚度和渗透系数,对包气带防护等级进行划分,将其分为“强”、“中”和“弱”三等;结合包气带特性,利用DRTAS模型确定包气带脆弱性指标和评分,根据包气带防护等级及脆弱性评分确定包气带阻控分级;结合污染源特性,利用迭置指数法确定污染源特征指标及其权重,进而对其污染源危害性进行分级;利用分级矩阵耦合,建立地下水源强分级评价方法,对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评价。本发明的方法能准确评价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并为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评价方法
  • [发明专利]地下水污染源强定量评价方法-CN201510616307.9在审
  • 李娟;席北斗;李鸣晓;杨洋;吕宁磬;张翰;贾文飞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5-09-24 - 2016-01-20 - G06F17/50
  •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搜集场地资料,利用HYDRUS-1D软件模拟污染源中污染物到达地下水界面时浓度,计算折减系数;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场地地下水污染源强主控因子筛选;通过筛选出的地下水污染源强主控因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模型检验和误差评估;利用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资料有限场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定量评价。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资料有限场地的地下水污染源强定量评价任务,为污染场地的调查和修复提供技术参考,在输入条件上较HYDRUS-1D软件模拟更为简单,在输出上与HYDRUS-1D软件模拟结果近似。
  • 地下水污染源定量评价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CN201510616503.6在审
  • 席北斗;吕宁磬;李娟;杨洋;李鸣晓;李翔;贾文飞;党秋玲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5-09-24 - 2015-12-23 - G06F19/00
  •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地下水污染物类型、特征和位置等,确定污染源特征指标;根据包气带介质、地下水埋深和渗透系数等,确定包气带特征指标;结合污染源特征指标和包气带特征指标,确定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分析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建立地下水污染源强分级评价方法,对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评价。本发明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污染源特征和包气带特征,较为准确的反映地下水污染物源强,对地下水进行保护,还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使得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 一种地下水污染源评价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三相换热自保温装置-CN201510302965.0在审
  • 祝超伟;李鸣晓;席北斗;朱金龙;贾璇;吕宁磬;胡浩;杨洋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5-06-04 - 2015-08-26 - F24H7/02
  • 一种三相换热自保温装置,其包括:三相换热自保温装置的壳体内设有导热油盘管,导热油盘管的下方设有电加热盘管,三相换热自保温装置的底部设有进水阀,由导热油盘管、电加热盘管和进水阀组成三相换热区;三相换热自保温装置的上方设有换热后热水出口。本发明的三相换热自保温装置可以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过程的余热充分回收,通过蓄热器和三项换热自保温装置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同时,利用我国北方冬季的锅炉热水作为补充热源,进一步减少后续生物发酵所需热源,降低能耗。
  • 一种三相保温装置
  • [发明专利]湖泊营养物基准向标准转化技术-CN201210043884.X有效
  • 苏婧;席北斗;纪丹凤;霍守亮;吕宁磬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2012-02-24 - 2012-08-22 - G06F19/00
  • 一种湖泊营养物基准向标准转化技术,包括下列各步骤:1)按研究区域不同水体的功能对水体进行分类,每类水体分别对应一种水质标准;2)确定该区域不同水体功能对营养物要求的限值;3)建立专家系统,通过向专家咨询得到不同功能水体最重要的营养物指标信息;并请专家对所研究区域水体若干组有代表性的检测数据进行打分,给出达到功能的可能性;4)建立反映营养物指标与功能可达性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专家打分的数据,求得不同营养物指标与达到功能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及对达到用途的可能性影响最大的1~2个指标,得到适合不同等级或者不同水体用途及建立关键指标与用途可达性之间的关系。
  • 湖泊营养基准标准转化技术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