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电机驱动控制装置以及电机驱动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CN201711236015.8有效
  • 加藤博之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2017-11-30 - 2021-05-07 - H02P6/17
  • 提供电机驱动控制装置(1)及其控制方法,其在宽的动作电压范围中即使电机的温度变化也可进行与转数和负荷相应的适当的提前角调整,包括:温度检测部、转数检测部、电源电压检测部、负荷算出部、提前角指示部和电机驱动部(2)。温度检测部检测电机(7)的温度。转数检测部基于设置于电机(7)的旋转位置传感器(8)的输出检测电机(7)的转数。电源电压检测部检测电源电压。负荷算出部基于电源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算出电机(7)的负荷的大小。提前角指示部基于温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转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负荷算出部的算出结果,设定提前角指示值。电机驱动部(2)基于与电机(7)的旋转速度相关的速度指示值、提前角指示值,向电机(7)供给驱动电力。
  • 电机驱动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 [发明专利]电机的驱动控制装置以及电机的驱动控制方法-CN201980015765.3在审
  • 山本胜则;加藤博之 -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 2019-01-08 - 2020-10-27 - H02P3/22
  • 本发明涉及电机的驱动控制装置以及电机的驱动控制方法。实施方式的电机的驱动控制装置(1)具备:电机驱动部(10),选择性地向电机3的三相线圈(Lu、Lv、Lw)通电;电机控制部(20),通过向电机驱动部(10)输出驱动控制信号而以规定顺序切换由电机驱动部(10)通电的线圈(Lu、Lv、Lw)的通电相;制动控制部(30),输出制动控制信号;相间短路部(40),与线圈(Lu、Lv、Lw)连接,根据短路信号使线圈(Lu、Lv、Lw)中的两个线圈的组合相互不同的三组的每组的线圈间短路;以及短路信号输出部(50),连接在线圈(Lw)与相间短路部(40)之间,若被输入制动控制信号则将短路信号输出至相间短路部(40)。
  • 电机驱动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 [发明专利]变速机的同步装置-CN201380053044.4有效
  • 川元贡;羽二生将;加藤博之 - 爱信AI株式会社
  • 2013-10-18 - 2016-11-16 - F16D23/06
  • 本发明以缩短同步器锁环的推开行程并提高换挡的操作性为课题。同步器锁环40的倒棱45的前端部具有相对于套筒21的倒棱25的边缘26退避的面43,并且在与通过旋转轴线的垂直面正交的俯视下形成为梯形。并且,由将从上述同步器锁环40的花键的根部起规定的高度位置作为边界棱线44而在外周侧形成的第一倒棱45a、和比上述边界棱线44靠内周侧形成并且棱线角比上述第一倒棱45a的棱线角小的第二倒棱45b构成,并且在相对于通过旋转轴线的垂直面的侧面视时形成为梯形。
  • 变速同步装置
  • [发明专利]变速器-CN201280004297.8无效
  • 深谷健;川本全基;尾神史朗;粥川宪雄;加藤博之 - 爱信AI株式会社
  • 2012-03-29 - 2013-09-04 - F16H63/34
  • 本发明所涉及的变速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部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使体型小型化从而提高相对于车辆的搭载性的变速器。变速器具备:壳体;由壳体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由旋转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变速齿轮;移动至与换档操作相应的轴向位置的叉轴;根据叉轴的轴向位置切换变速齿轮与旋转轴连结的连结状态和解除变速齿轮与旋转轴连结的连结解除状态的连结部件;被固定于旋转轴的驻车齿轮;在限制驻车齿轮的旋转的卡止位置和允许驻车齿轮的旋转的卡止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卡止部件;以及根据叉轴的轴向位置使卡止部件移动至卡止位置或者卡止解除位置的凸轮部件。
  • 变速器
  • [发明专利]包覆线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及包覆线圈成型体-CN201180014981.X无效
  • 江崎润一;加藤博之;松本保浩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大同电子
  • 2011-03-17 - 2013-01-02 - H01F41/12
  • 提供一种包覆线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可以容易地制造包覆线圈成型体,且可以在制造时良好地防止线圈的位置偏离或变形,上述线圈成型体以利用电绝缘性树脂将线圈包入的状态包覆线圈而构成。[解决方法]利用热可塑性树脂注塑成型包覆线圈(10)的树脂包覆层,并且,将注塑成型工序分为1次成型工序和2次成型工序进行注塑成型,上述1次成型工序为,使1次成型模具与线圈(10)的内周面接触,将线圈(10)沿径向定位约束,在该状态下,成型包含外周包覆部(46)的1次成型体(22-1),上述2次成型工序为,在上述1次成型工序后,将1次成型体(22-1)与线圈(10)一起设置在2次成型模具中,成型包含内周包覆部的2次成型体。
  • 线圈成型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电抗器及其制造方法-CN201180014971.6无效
  • 江崎润一;梶并佳朋;加藤博之;松本保浩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大同电子
  • 2011-03-17 - 2012-12-12 - H01F41/04
  • 将含有软磁性粉末和热可塑性树脂的混合材料注塑成型,制成铁心,以将线圈埋入该铁心内部的状态使其一体化,制造电抗器,这时,可以有效防止铁心成型时线圈发生位置偏离或变形,从而可以利用注塑成型方法良好地成型铁心。[解决方法]经由以下两个工序制造电抗器(15),即:工序(A),其由电绝缘性的树脂包覆线圈(10)而成型线圈包覆体(24),上述线圈(10)以使绝缘层位于线材之间的状态将线材卷绕而成;以及以将线圈包覆体(24)包入内部的状态,将含有软磁性粉末和热可塑性树脂的混合材料注塑成型而成型铁心(16)的工序。另外,将铁心(16)的注塑成型分为以下两个工序进行,即:单独成型构成容器状的1次成型体(16-1)的工序;以及以将线圈包覆体(24)与1次成型体(16-1)一起设置的状态成型2次成型体(16-2)的工序。
  • 电抗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变速器-CN201080040467.9有效
  • 吉见拓也;植松隼矢;川本全基;粥川宪雄;加藤博之;尾神史朗 - 爱信AI株式会社
  • 2010-06-17 - 2012-05-30 - F16H57/02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润滑性、且能够降低搅拌阻力的变速器。变速器(1)具备润滑油保持部(93),该润滑油保持部(93)形成为包围第一齿轮(80)的周缘部中的、从润滑油积存区域(91)起直到润滑油积存区域(91)的外部为止的第一齿轮(80)的周缘部,在润滑油积存区域(91)的外部,润滑油保持部(93)将通过第一齿轮(80)的旋转被溅起的润滑油保持在该润滑油保持部(93)与第一齿轮(80)之间,并且,润滑油保持部(93)设定成:使得第一齿轮(80)能够将被保持在润滑油积存区域(91)的外部的润滑油朝接收器(92)飞散。
  • 变速器
  • [发明专利]变速器-CN201080027678.9无效
  • 川本全基;粥川宪雄;吉见拓也;植松隼矢;加藤博之;尾神史朗 - 爱信AI株式会社
  • 2010-06-17 - 2012-05-16 - F16H57/04
  • 提供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具备能够高效地将被带起的润滑油供给至各个润滑位置、且动力损失较少的润滑结构。具备:轴体,该轴体沿轴线方向被支承于壳体(10);多个齿轮,该多个齿轮由所述轴体支承,通过换档离合器而旋转地连结于所述轴体;大径齿轮(80),该大径齿轮(80)是多个齿轮中的一个,其下部浸渍于收纳于形成在壳体(10)内的下方部分的润滑油存积区域(91)的润滑油,该大径齿轮(80)旋转而向上方带起润滑油;以及液体收容器(92),该液体收容器(92)为了收集被带起的润滑油,并使该润滑油向润滑位置流动而配置为,沿着大径齿轮(80)的旋转轴方向延伸,液体收容器(92)设置有:纵壁(92d),该纵壁(92d)使被带起而在液体收容器的上方飞散的润滑油与该纵壁(92d)碰撞,沿着表面流下,导入液体收容器的收集部;以及导入部(94),该导入部(94)利用惯性力使朝向液体收容器(92)与大径齿轮(80)之间飞散的润滑油在表面流动,导入收集部(92a)。
  • 变速器
  • [发明专利]进气口用分隔板、进气口成形用型芯和气缸盖-CN200610076234.X无效
  • 增田达也;梶原弘仁;加藤博之;八下田健次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6-04-19 - 2006-11-01 - B22C9/22
  • 进气口用分隔板、进气口成形用型芯和气缸盖,涡流板(100)具有形成跨越多个气缸盖的进气口(14)配置的板形状的主体部(101)。涡流板还具有:从主体部的一部分形成、将各进气口内分隔为多个口的多个分隔部(102);从主体部的两侧缘形成、在铸造成形气缸盖时被金属熔液包铸的侧方包铸部(103);从主体部中的多个分隔部彼此之间的部位形成、在铸造成形气缸盖时被金属熔液包铸的内方包铸部(104);形成在内方包铸部的一部分上、用于促进金属熔液的凝固的促进部(110)。充分抑制分隔板的位置偏移和在产品内的松动等,提高产品质量,限定由口型芯的裂纹引起的毛刺的发生部位,使加工后的去毛刺作业变容易。
  • 进气口隔板成形用型芯和气缸盖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