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CN201880060884.6有效
  • 前田宪利;山尾翔平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8-09-14 - 2022-06-28 - H01M50/593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蓄电元件具备:电极端子,具有板状的端子主体以及与端子主体连接的轴部;和上绝缘构件,配置在端子主体与容器之间,并且形成有供轴部贯通的贯通孔。上绝缘构件具有沿着端子主体的端面配置的侧壁部。在侧壁部,在俯视下,在与侧壁部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轴部的中心点的侧方的位置设置有薄壁部。
  • 元件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蓄电元件-CN201780008865.4有效
  • 前田宪利;上林广和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7-01-19 - 2021-05-04 - H01M50/233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以及蓄电元件。在蓄电元件(10)的制造方法中,包括铆接工序(S2),对贯通正极端子(201)或者正极集电体(130)并从正极端子(201)或者正极集电体(130)向下方向突出的轴部(220)的前端部进行铆接,从而形成铆接部(230)。而且,在铆接工序(S2)中,通过具备按压面(301)的冲头(300)来对轴部(220)的前端部进行铆接,所述按压面(301)具有向下方向凹陷的冲头侧第1凹部(311)、和在比冲头侧第1凹部(311)更靠内周侧从冲头侧第1凹部(311)向下方向进一步凹陷的冲头侧第2凹部(321)。
  • 元件制造方法以及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CN201980009775.6在审
  • 前田宪利;山尾翔平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9-01-30 - 2020-09-11 - H01M2/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蓄电元件(10)具备:容器(100);电极端子(300),具有端子主体(301)、轴部(310)、以及配置在轴部(310)的根部的台阶部(305);和上绝缘构件(350),配置在端子主体(301)与容器(100)之间。上绝缘构件(350)具有:端子支承部(354),与台阶部(305)的端子底面(306)抵接;和壁部(351),与端子主体(301)的端面对置。在端子主体(301)以及上绝缘构件(350)的一者,在台阶部(305)与壁部(351)之间的位置形成有朝向端子主体(301)以及上绝缘构件(350)的另一者突出的凸部(355)。在凸部(355)的侧方,在端子主体(301)与上绝缘构件(350)之间形成有间隙(320)。
  • 元件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CN201610146115.0有效
  • 佐佐木丈;上林广和;前田宪利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6-03-15 - 2020-08-11 - H01M2/20
  •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目的在于抑制与集电体连接的电极体的氧化,并能够将集电体与电极体的电连接维持为良好的状态。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极体,其包含正极以及负极,该正极以及负极分别具有有着金属箔的非覆盖区域;集电体,其具有重合于非覆盖区域的片部;以及对置片,其与片部一起夹住非覆盖区域;非覆盖区域、片部、以及对置片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导电层,该导电层具有非氧化性或者难氧化性,并覆盖非覆盖区域中的朝向片部的面、非覆盖区域中的朝向对置片的面、片部中的朝向非覆盖区域的面、以及对置片中的朝向非覆盖区域的面中的至少一个面。
  • 元件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CN201880078609.7在审
  • 前田宪利;上林广和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8-11-29 - 2020-07-17 - H01M2/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蓄电元件(10)具备:容器(100),具有容器主体(120)和盖体(110);和电极端子(正极端子(200)、负极端子(300)),固定于盖体(110),其中,在容器(100)的电极端子侧的面形成有容器主体(120)和盖体(110)的接合部(130),盖体(110)具有:凹部(111~118),不配置在电极端子和接合部(130)之间,在与接合部(130)相邻的位置沿着接合部(130)配置。
  • 元件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CN201710856203.4在审
  • 前田宪利;上林广和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7-09-19 - 2018-04-06 - H01M2/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能量密度的提高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100)具备第一卡定部(91),该第一卡定部(91)对正极集电构件(70)相对于下部绝缘构件(50)的绕正极端子(30)的轴部(30b)的旋转进行卡定。第一卡定部(91)包括形成于下部绝缘构件(50)的凹部(55b)、以及形成于正极集电构件(70)的凸部(71c)。此外,凹部(55b)在与轴部(30b)交叉的方向上朝远离轴部(30b)的朝向凹陷。凸部(71c)在与轴部(30b)交叉的方向上朝远离轴部(30b)的朝向突出。凹部(55b)以及凸部(71c)卡合。腿部(72)位于比第一卡定部(91)靠近盖体(12)的长边方向的端部(12ca)的位置。
  • 元件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CN201710747782.9在审
  • 前田宪利;上林广和;山尾翔平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7-08-25 - 2018-03-16 - H01M2/26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元件,能够降低发生气密泄漏的可能性。蓄电元件(10)具备电极体(400),具有主体部(430)和从主体部(430)突出的第一极耳部(正极极耳部410);和容器(100),容纳电极体(400)。与第一极耳部电连接的第一集电体(正极集电体250)或者第一极耳部、和容器(100)具有从任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的凹凸构造的铆接接合部(突部261、凹部262、正极鼓起部115以及凹部1151)。
  • 元件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CN201710273691.6在审
  • 前田宪利;上林广和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7-04-24 - 2017-12-08 - H01M2/26
  • 本发明提供一种谋求导电构件间的连接部分的质量提高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100)具备正极端子(30)及负极端子(40)、层叠了正极板(21)及负极板(22)的电极体(20)、对正极端子(30)及负极端子(40)与电极体(20)进行连接的正极集电体(50)及负极集电体(60)。正极板(21)具有与正极集电体(50)连接的正极集电极耳组(21d、21e)。负极板(22)具有与负极集电体(60)连接的负极集电极耳组(22d、22e)。进而,正极集电极耳组(21d、21e)和正极集电体(50)分别具有从其中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的铆接接合部(90)。负极集电极耳组(22d、22e)和负极集电体(60)具有从其中一方朝向另一方突出的铆接接合部(90)。
  • 元件
  • [发明专利]蓄电元件-CN201710273693.5在审
  • 前田宪利;上林广和;山尾翔平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2017-04-24 - 2017-11-24 - H01M2/26
  • 本发明提供一种谋求导电构件间的连接部分的质量提高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100)具备具有导电性且相互接合的正极集电体(50)及负极集电体(60)和覆盖构件(54、55、64、65)。蓄电元件(100)具有对正极集电体(50)和覆盖构件(54及55)进行接合且以从正极集电体(50)朝向覆盖构件(54及55)突出的凹凸构造来相互嵌合的铆接接合部(90),并具有对负极集电体(60)和覆盖构件(64、65)进行接合且在从负极集电体(60)朝向覆盖构件(64、65)的方向上突出的铆接接合部(90)。覆盖构件(54、55、64、65)在各自的铆接接合部(90)的侧方包括作为刚性变化部的带状突起(91)。
  • 元件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