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6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饱和度测试线路的耐压密封装置-CN201410468435.9有效
  • 秦积舜;陈兴隆;李实;许世京;俞宏伟;张可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9-15 - 2014-12-24 - G01N2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饱和度测试线路的耐压密封装置,包括高压釜和位于高压釜内的胶结模型,胶结模型外表面设有密封层,密封层与高压釜之间充满围压液,饱和度探针伸入胶结模型中,饱和度探针连接的测试线依次穿过密封层、围压液及高压釜,测试线外套设耐压管;饱和度探针的接线端、测试线与耐压管的连接处均采用整体注胶密封,且均位于密封层内;耐压管穿出高压釜,其出口端面设置压帽进行密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饱和度测试线路的耐压密封装置,适用于岩心模型。对整个测试线路实现耐压封装,不与围压液接触;测试线路与模型表面的接触位置采用硬密封和/或注胶密封,在模型壳体外侧出口端面采用硬密封,提高密封可靠性。
  • 饱和度测试线路耐压密封装置
  • [实用新型]管式流体控制装置-CN201320863609.2有效
  • 李实;秦积舜;姬泽敏;陈兴隆;李军;张可;俞宏伟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2-25 - 2014-07-23 - E21B49/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式流体控制装置,包括管式流体开关、变径三通和转向三通,其中,变径三通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管式流体开关和转向三通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管式流体控制装置利用变径三通和转向三通可以实现驱替流体在两条路径间的切换,通过弹性膜体的膨胀与收缩、转向三通和变径三通的组合实时有效地控制管式流体开关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实现了对驱替流体流动路径的精准控制;另外,管式流体开关可以安装在内模型上,且具有一条专用的注入管道,能够有效地避开入口连接管中残存的饱和流体,减小或者消除因入口连接管中存留饱和流体而对驱替过程的观察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驱替过程中的实验精度。
  • 流体控制装置
  • [实用新型]膜片式流体控制装置-CN201320865038.6有效
  • 秦积舜;姬泽敏;李实;陈兴隆;李军;俞宏伟;张可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2-25 - 2014-07-23 - F04B49/2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膜片式流体控制装置,包括膜片式流体开关,以及能控制膜片式流体开关开闭的转向三通。其中,膜片式流体开关上设有开阀口、关阀口和出口,膜片式流体开关内还设有一能通过偏移封闭或开启出口的弹性膜片。通过转向三通可以实时有效地控制膜片式流体开关的开启与关闭,从而实现了对流体流动路径的精准控制,解决了流体开关的远程控制问题;该膜片式流体开关可以安装在驱替实验装置的内模型上,且具有一条专用的注入管道,能够有效地避开入口连接管管道中残存的饱和流体,减小或者消除因入口连接管中存留饱和流体而对驱替过程的观察产生不利影响,提高了驱替过程中的实验精度。
  • 膜片流体控制装置
  • [实用新型]适用于驱油实验的驱替介质自动控制装置-CN201320656045.5有效
  • 俞宏伟;冀中原;李实;陈兴隆;李军;张可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0-23 - 2014-06-04 - E21B43/2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驱油实验的驱替介质自动控制装置,涉及一种石油开发实验技术领域,驱替介质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地层模拟单元,设置有介质注入口;至少一个介质注入单元,设置有介质输出口;控制单元,包括主控模块、动力气源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电磁阀和至少一个第一气动阀,第一气动阀的阀门入口与介质注入单元的介质输出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一气动阀的阀门出口与地层模拟单元的介质注入口通过管线连接,动力气源通过管线与第一气动阀连接,电磁阀设置于动力气源与第一气动阀之间的管线上,电磁阀与主控模块电连接并且电磁阀控制动力气源与第一气动阀的连通和隔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驱替介质快捷而有效的自动控制。
  • 适用于实验介质自动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驱替实验流体控制方法及实验装置-CN201310727386.1有效
  • 陈兴隆;李实;秦积舜;姬泽敏;张可;俞宏伟;李军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3-12-25 - 2014-03-26 - E21B49/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替实验流体控制方法及实验装置。驱替实验流体控制方法包括:由与驱替实验装置的内模型相连通的入口连接管向内模型孔道内注入饱和流体,直至完成饱和流体步骤;通过直接与内模型相连通的管道,将驱替流体直接注入内模型孔道内进行驱替步骤。驱替实验装置包含:外模型,设置于外模型内的内模型,内模型的孔道一端与入口连接管相连接,入口连接管与饱和流体输送装置相连接,在靠近入口连接管的内模型孔道上设有流体开关,外模型的外部设有能控制流体开关开闭的控制装置。本发明的驱替实验流体控制方法及实验装置可以通过注入管道直接将驱替流体输送至内模型孔道内,加快了驱替实验速度,提高了实验精度,特别适用于微观驱替实验。
  • 实验流体控制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细管模型孔隙体积的测量方法-CN201310351399.3有效
  • 张可;马德胜;李实;秦积舜;陈兴隆;韩海水;俞宏伟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8-13 - 2013-12-25 - G01F17/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管模型孔隙体积的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使用了细管模型孔隙体积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真空泵(4)、第一阀门(1)、细管模型(3)、第二阀门(2)和注入泵(5),该测量方法包括测量不同注入压力下第一泵体积读数和第二泵体积读数的体积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拟合出该注入压力与该体积差的函数关系曲线,当注入泵5的注入压力为0时,体积差的函数值即为该细管模型1的孔隙体积。该细管模型孔隙体积的测量方法可利用不同注入介质进行测量,解决了常规方法存在的测量误差大和人为因素影响的难题,使最小混相压力的测量结果更加接近油藏实际。
  • 一种细管模型孔隙体积测量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