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电化学电池-CN201510763610.1有效
  • 小野寺学史;佐藤凉;铃木忠仁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2015-11-11 - 2020-03-10 - H01M2/10
  • 提供电化学电池,通过缓解设在底座容器底面的焊盘膜和电池引线焊接时的压力、热、振动的影响,保持焊盘膜的功能,从而面向小型且可靠性高的大电流用途。电化学电池(1)至少包括:收纳于底座容器(2)中的电池(6);作为电池(6)的延长部的多个电池引线(8);形成在底座底面(2c)的由阀金属构成的焊盘膜(5);以及与焊盘膜(5)连接且从底座底面(2c)形成到底座下表面(2d)的底座内布线(通孔布线(3)),至少一个电池引线(8)和焊盘膜(5)通过超声波焊接来固定,若设焊盘膜(5)中的焊接部分(5a)与底座内布线(3)的水平距离为L、与底座内布线(3)的设置位置相关的公差为a,则满足L≥a×1.3的关系式。
  • 电化学电池
  • [发明专利]电子部件和电子装置-CN201510354013.3有效
  • 玉地恒昭;佐藤凉;篠田勇;渡边俊二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2011-08-19 - 2017-10-13 - H01G11/68
  • 本发明提供电子部件和电子装置,可提高双电层电容器等的生产性。电子部件具有容器,具有空洞部;第1导电体,在容器的底部内,配置在与空洞部的底面平行的方向上,在容器的外侧侧面导通到容器的外部;贯通孔,形成于容器的底部,从空洞部的底面贯通到第1导电体;将碳作为导电材料的第1集电体,形成于空洞部内的底面的整个面上或者与贯通孔对应的一部分上;第1电极,与第1集电体接合;贯通电极,形成于贯通孔,将第1导电体和第1集电体电连接;第2导电体,从空洞部导通到容器的外部;第2集电体,在空洞部内与第2导电体接合;第2电极,与第2集电体接合,且隔开预定距离与第1电极相对;电解质,与第1电极和第2电极接触。
  • 电子部件装置
  • [发明专利]电化学电池-CN201310180727.8有效
  • 玉地恒昭;佐藤凉;田中和美;田原谦介;铃木忠仁;佐藤启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2013-05-16 - 2017-07-14 - H01G11/70
  • 本发明提供电阻值低的双电层电容器1。所述双电层电容器1在收纳容器2的内部具备电化学元件15,可经由外部端子60、70充放电,电化学元件15具备一对电极42、44,配置于一对电极间42、44的隔板46,和浸渗一对电极42、44以及隔板46的电解液50,将一对电极42、44间的体积设为Ve,将配置于一对电极42、44间的隔板46的电极间部46a的空隙体积设为Se,将电极间部空隙率Re定义为Re=Se/Ve×100(%),此外将电极间部46a的厚度设为L2(μm),将隔板评价指数Ie定义为Ie=L2/Re(μm/%)时,满足Ie≦1.0(μm/%)。
  • 电化学电池
  • [发明专利]电化学电池-CN201210553960.1在审
  • 玉地恒昭;佐藤凉;渡边俊二;大久保真纪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2012-12-19 - 2013-06-19 - H01M2/02
  • 本发明提供可抑制充放电效率的降低,可长期稳定地维持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高品质的电化学电池。本发明提供电化学电池1,所述电化学电池1具备:具有基座部件10和通过熔合层21熔接于所述基座部件的封盖部件11且构成有两部件之间所密封的收纳空间S的密封容器2,和收纳于收纳空间内且具备浸渗有非水电解液的正极25、负极27和隔离部件26的可充放电的电化学元件3;上述电化学元件具有电连接于基座部件上的正极和负极,所述负极以夹持隔离部件26重叠于所述正极上的状态电连接于封盖部件,通过非水电解液使至少阳离子和阴离子中的任一方在与正极的空间内移动;封盖部件由含有镍的金属材料形成,负极的静电容量大于正极的静电容量。
  • 电化学电池
  • [发明专利]电子部件以及电子装置-CN201110312688.3有效
  • 玉地恒昭;佐藤凉;篠田勇;渡边俊二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2011-10-14 - 2012-10-03 - H01G9/155
  • 本发明提供电子部件以及电子装置。简化双电层电容器等的制造。在双电层电容器(1)中,利用封口板(3)对凹状容器(2)的上端部进行封口,在由凹部(10)和封口板(3)形成的空洞部内收容有电极(11)、电极(21)等。在凹部(10)的一方的内周面的中部形成有阶梯部(18),在与其相对一侧的内周面的中部形成有阶梯部(28)。阶梯部(18)和阶梯部(28)形成为相同高度,这些阶梯部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在凹状容器(2的阶梯部(18)和阶梯部(28)上分别安装电极(11)的集电极(12)以及电极(21)的集电体(22),之后,进行间隔体(7)的设置、电解质的注入、用封口板(3)进行封口,由此进行双电层电容器(1)的制造。
  • 电子部件以及装置
  • [发明专利]电子部件以及电子装置-CN201110231252.1有效
  • 玉地恒昭;佐藤凉;篠田勇;渡边俊二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2011-08-12 - 2012-04-25 - H01G9/155
  • 本发明提供可靠性高的电子部件以及电子装置,如双电层电容器等。电极(5)经由形成在封口板的金属层、对凹状容器和封口板进行接合的接合金属层、形成在凹状容器的主体内的贯通电极(21)与端子(10)电连接。电极(6)经由形成在凹部底面的金属层、以及形成在凹部下方的贯通电极(22)与端子(12)电连接。贯通电极(21)的端部与接合金属层的下侧表面和端子(10)的上侧表面接合,贯通电极(22)的端部与金属层的下侧表面和端子(12)的上侧表面接合。贯通电极(21、22)形成在凹状容器的主体内,即使由于加热而使电解质的水上气压在凹部内上升,电解质也不会从构成凹状容器的陶瓷与贯通电极(21、22)之间泄漏。
  • 电子部件以及装置
  • [发明专利]电子部件、电子装置以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CN201110240090.8有效
  • 玉地恒昭;佐藤凉;篠田勇;渡边俊二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2011-08-19 - 2012-03-14 - H01G9/155
  • 本发明提供电子部件、电子装置以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可提高双电层电容器等的生产性。凹状容器(2)具有凹部(13),在凹部的底部形成有在底面具有金属层(11)的贮留部(17)。在金属层上形成有将碳作为导电材料的集电体(18),在集电体上固定有电极(6)。这些集电体(18)和电极(6)如下形成。在对凹状容器(2)进行烧制后,向贮留部(17)供给将碳作为导电材料的导电膏。设置贮留部(17)是因为,导电膏为液状,因此为了不向周围泄漏而成为短路的原因,利用贮留部(17)将导电膏集中在凹部(13)的中央部。然后,当在导电膏上放置电极(6)进行加热时,导电膏固化,形成固定有电极(6)的集电体(18)。
  • 电子部件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电子部件、电子装置以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CN201110210445.9有效
  • 玉地恒昭;佐藤凉;篠田勇;渡边俊二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2011-07-26 - 2012-02-08 - H01G9/155
  • 电子部件、电子装置以及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提供容易制造的电气双层电容器等。构成电气双层电容器(1)的封装的凹状容器(2)形成有阶梯部(4)。凹状容器(2)具有包括构成凹部(13)的底部的第1底面和构成阶梯部(4)的上侧表面的第2底面的、不处于同一平面的平行的2个底面。在第1底面、第2底面上分别形成有贯通至外部且与端子(12、10)连接的金属层(11、9)。电极(6、5)分别与金属层(11、9)的上表面连接。在电极(6、5)之间设有间隔件(7),在凹部(13)中加入了电解质。封口板(3)通过接合件(8)与凹部(13)的开口部接合。电极(6、5)都设置在凹部(13)的底面,所以可通过上方的作业制造电气双层电容器。
  • 电子部件装置以及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电化学元件-CN200810082632.1有效
  • 渡边俊二;小野寺英晴;佐藤凉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2008-02-26 - 2008-09-03 - H01M10/40
  • 一种电化学元件,包括容器和用于密封所述容器开口的封口板。在所述容器中含有第一电极活性材料、隔离件、第二电极活性材料和电解质的情况下,通过焊接所述封口板上的所述钎焊材料的部分和所述容器的所述金属膜的部分使它们相互接触,所述容器被所述封口板密封。集电体片与第一活性材料和第二活性材料中更靠近所述容器开口者电连接。该集电体片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至所述容器的端部,使得当所述容器和封口板被焊接在一起时,集电体片的延伸部分位于这两者之间。从而可以简化制造工艺,使得即使在容器和封口板的尺寸减小的情况下,也能容易地焊接容器和封口板。
  • 电化学元件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