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具有罩的横编机-CN201120010194.5有效
  • 增田敬二;中森岁德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11-01-14 - 2011-09-14 - D04B15/0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罩的横编机,其消减了需要的零件数量,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进行顺畅的开闭。前面罩(2)的上缘侧被安装于支架(20)的安装部(20a)。在支架(20)的两侧方,在贯通孔(20b)内插入包含轴部件(36)的轴承机构(25),该轴部件(36)以绕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的共同的轴线(25a)可使支架(20)旋转位移的状态支承支架(20)。上面行进体(30)在后端侧具备旋转轴(31),在中心轴线方向的两侧固定在外周以一定的角度间距形成有齿(32a)的齿轮(32)。在支承上面行进体(30)的侧面的行进辊(33、34)的导轨(10)上,在上部还设置与齿轮(32)的齿(32a)啮合的刻纹。支架(20)和上面行进体(30)的连结不需要使用成为铰链构造的零件,从而可消减零件数量,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进行顺畅的开闭。
  • 具有横编机
  • [发明专利]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CN200810189509.X有效
  • 中森岁德;古田宪史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8-12-29 - 2009-07-01 - D04B7/00
  • 本发明提供对线圈密度值小的线圈也能可靠移圈的横机及其移圈方法、其三角机构。通过如(b)所示的弯曲路径(19)而不是(a)所示的直线状路径,使接收侧织针(11)进入齿口(8)时,使移交侧织针(1)向齿口(8)的进入量变化。在弯曲路径(19)的前部(19a),使接收侧的织针(11)的针钩(12)增大向齿口(8)的进入量而开始进入到移动到移交侧织针(1)的肩台(4a)的位置的移圈线圈(6)内。前部(19a)比直线状路径(9)要接近旧线圈(7)侧,以便针钩(12)的前端的底部侧与连于移圈线圈(6)的旧线圈(7)的上端(7a)接触。后部(19b)一边恢复移交侧织针(1)向齿口(8)的进入量一边使接收侧织针(11)进入齿口(8),使针舌(13)的前端接近移圈线圈(6)的上端(6a)。
  • 及其方法三角机构
  • [发明专利]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CN200680036240.0有效
  • 北原健治;山野浩稔;中森岁德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6-09-27 - 2008-10-01 - D04B15/5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可防止针织纱的牵挂引起的针织物损伤。由于在从喂纱口(10a)供给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可动导纱器朝向齿口(5)的进入较浅,因而不会阻碍针织纱的供给,可防止牵挂到导针片(7b、8b)上。由于在针钩(7c、8c)上接受针织纱的位置附近,使可动导纱器(1)朝向齿口(5)的进入较深,因而可在针钩(7c、8c)上可靠地捕捉针织纱。由于针主体(7a、8a)被拉入针床(3、4)而由针钩(7c、8c)和沉降片(6)的前端边缘(6b)形成线圈时,对前端的引导部(1a)进行驱动,以使其从齿口(5)后退到沉降片(6)形成沉降弧的位置,因而可在沉降片(6)的决定针织密度的位置可靠地形成沉降弧,引导部(1a)的下端以覆盖针舌(8d)的方式延长,以防止针织纱的牵挂。
  • 具有可动导纱器
  • [发明专利]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CN200710180726.8有效
  • 中森岁德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7-10-11 - 2008-04-16 - D04B15/00
  • 提供一种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三角座滑架宽度不会变大,在串联编织时还可以进入其他三角座滑架的编织区域,能够增大编织区域的宽度。搭载于各三角座滑架(13a、13b)上的三角机构(15a、15b),在三角座(16)的两侧分别具有选针机构(17L、17R)。由于通过在三角座(16)的两侧设有的选针机构(17L、17R)分为预备选针和主选针来进行2阶段的选针,因而三角座滑架宽度和行程宽度不会变大。在编织区域(14a)中三角座滑架(13b)所进入的范围内的织针,根据控制器(18)预定的编织数据和三角座滑架(13a、13b)的移动位置等,控制进行补偿选针,从而恢复预备选针状态。
  • 串联编织方法
  • [发明专利]具备可动沉降片的横机-CN200580045219.2有效
  • 中森岁德;北原健治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5-12-26 - 2007-12-19 - D04B15/06
  • 提供具有可确实保持针织纱卡止金属丝、形成天齿的可动沉降片的横机。在导纱器隔板(17)上,冲孔(17b)设置在向齿口(13)侧突出的导纱器部(17a)上,通孔(17c)设置在冲孔(17b)的下边缘侧。针织纱卡止金属丝(21)在针床(12)的纵长方向贯通通孔(17c)。针织纱卡止金属丝(21)即使作为天齿在针床(12)的齿口(13)侧前端沿纵长方向贯通,也可在可动沉降片(16)的弧形臂部(16c)上设置弧形的长孔(16d),能够使可动沉降片(16)摆动位移。
  • 具备沉降
  • [发明专利]横编机-CN200580042151.2有效
  • 中森岁德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5-12-09 - 2007-11-14 - D04B15/06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编机,其即使相对齿口在同一侧具有多层针床,也可以对作用于各针床织针的充分的侧方负荷进行支承。在下层针床(3b、4b)的末端安装有固定沉降片(9、10),在固定沉降片(9、10)上设有织针支承突起(11、12),能够从侧方支承从上层针床(3a、4a)前出至齿口(2)的针主体(23a、24a)。织针支承突起(11、12)设置在不会干涉下层针床(3b、4b)的复合针(21b、22b)动作的位置。借助织针支承突起(11、12),即使上层针床(3a、4a)的针主体(23a、24a)受到朝向侧方的负荷,也能够通过接触来抑制大的弯曲,可以进行充分的侧方支承。
  • 横编机
  • [发明专利]横机的导纱器-CN200480005307.5有效
  • 奥野昌生;中森岁德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4-02-25 - 2006-04-26 - D04B15/56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多个扣合位置,从而能够在多个不同的时刻供给针织纱,并且与制动器等抵接时能够解除与连动销的扣合的导纱器。连动销(2)在靠近中央的扣合位置(3a、3b)进行扣合时,作为普通导纱器,挂在通过走车进行编织动作的织针上而供给针织纱。连动销(2)在相对移动方向靠近后方的扣合位置(4a、4b)进行扣合时,作为镶嵌导纱器,在进行编织动作之前供给针织纱,使其不能挂在通过走车进行编织动作的织针上。解除扣合部件(5a、5b)的突出部(6a、6b)抵接到制动器等而被挤压时,解除扣合部件(5a、5b)后退,倾斜部(7a、8a;7b、8b)顶起在扣合位置(3a、4a;3b、4b)上扣合的连动销(2),从而解除扣合。
  • 导纱器
  • [发明专利]横机的给纱装置-CN200480006170.5有效
  • 中森岁德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4-03-01 - 2006-04-05 - D04B15/56
  • 一种横机的给纱装置,在给纱器上设有切换给纱口位置的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具有与连动机构协同动作并切换操作给纱口的高度位置的按压操作部,在按压操作部上形成有能设定给纱口最靠近织针的给纱位置、及在该给纱位置的上方位于紧靠可动编织部件位置的中间位置的按压操作面,并且给纱口的升降可与可动编织部件的进退移动连动,即,可动编织部件为了打开齿口可退入,给纱口下降到给纱位置;而在中间位置,可动编织部件进入齿口间隙部分并可关闭齿口。
  • 装置
  • [发明专利]横机的线迹压针机构-CN200480003391.7无效
  • 森田敏明;中森岁德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4-02-02 - 2006-03-08 - D04B15/00
  • 一种横机的线迹压针机构,被附设在往复滑动于针床上的三角座滑架上,通过与三角座滑架往复运动的方向切换连动并向驱动规定的压针杆的马达供电,而使介由与马达旋转轴连接的压针杆支撑臂安装的压针杆进入横机的齿口部;设有转动弹力机构,该转动弹力机构,在驱动压针杆进入齿口部的马达为非通电状态时,使马达的旋转轴向上述压针杆从横机齿口部退出侧转动。
  • 线迹压针机构
  • [发明专利]具有可动沉降装置的横机-CN03812534.X有效
  • 森田敏明;中森岁德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3-05-01 - 2005-08-17 - D04B15/06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以弹簧施力压下针织物的沉降片防止因复摇叩击针织纱而引起的损耗。沉降板(2)的前端侧的针织纱卡合部(2a)在弹簧(4)施力下进入到齿口(6)的行程,在图1(a)所示的第一阶段较大;在图1(b)所示的第二阶段较小。在图1(b)中(第二阶段)借助将保持构件12的保持用卡合部(12a)结合于沉降板(2)的保持用卡合部(2d)来限制行程。在针织纱结合部(2a)复摇针织纱成叩击的编织处、切换到第二阶段,防止针织纱的“纱线劳损”或“晕纱”。
  • 具有沉降装置
  • [发明专利]针织纱保持切断方法及装置-CN200410058788.8有效
  • 中森岁德;薗村稔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4-07-30 - 2005-02-23 - D04B15/56
  • 一种可以使三角座滑架小型化的针织纱保持切断方法及装置。将针织纱保持切断装置(1)设置在针床的端部,利用装载在三角座滑架(38)上的织针(47)驱动用的编织三角(39)进行保持部(3)的针钩杆(7)及切断部(4)的切刀杆(27)。切换机构(49),将三角座滑架(38)带动导纱器(46)的位置,从编织时的假想线表示的位置,切换到用实线表示的编织三角(39)的中心线(39a)附近的位置。作为织针(47),当使用复合针时,对于切刀杆(27),可以线圈密度调整机构,增大引入的行程。
  • 针织保持切断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编织机的复合织针-CN02816321.4有效
  • 森田敏明;中森岁德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2002-08-22 - 2004-11-10 - D04B35/06
  • 一种编织机的复合织针,具有:前端具有针钩的织针本体和将两片筘片重叠而构成的导针片,在将所述导针片的筘片支承在形成于所述织针本体上的筘片槽内的状态下,使织针本体及导针片分别地前后滑动;将与织针本体另外形成的、且从侧面看向织针本体的筘片槽的上方及织针的针钩侧凸出的除尘板直立设在靠针钩前端部的导针片之间。
  • 织机复合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