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7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在微量细胞中检测多种微量元素的方法及应用-CN202110493989.4有效
  • 岑慧枝;张葆荔;施惠娟 - 上海科技大学
  • 2021-05-07 - 2023-09-26 - G01N27/6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微量细胞中检测多种微量元素的方法及应用,属于医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检测多种微量元素及其信号动力学分析两部分。通过使用常规单细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C‑ICP‑MS)方法,即用单细胞雾化器将细胞悬液雾化成含单个细胞的小液滴到单细胞雾室中,采用快速分析计算机软件模块实现单细胞水平的元素分析,并用相同的方法检测标准品,制备标准曲线。随后进行特定元素的信号动力学特性分析。本发明可应用在所有体细胞、配子细胞、原核细胞,以及人源癌症细胞,包括但不限于精液、生殖道液、卵泡液、血液、尿液、唾液和大便中可分离的细胞,并测定微量细胞以至单个细胞的多个元素的含量,并用作评估细胞的功能质量的参考参数。
  • 微量细胞检测多种微量元素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基于红外的适用于低光环境的含半透明信息的抠像系统-CN202011031623.7有效
  • 张启煊;虞晶怡 - 上海科技大学
  • 2020-09-27 - 2023-09-26 - G06T7/8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的适用于低光环境的含半透明信息的抠像系统。本发明利用红外光来代替可见光打亮幕布,并通过架设额外的红外相机来实现蒙版序列的拍摄。本发明利用分光镜加标定后处理的方式保证双相机采集的画面的一致性。在后续的图像处理过程中,本发明通过对红外图像二值化求出trimap,利用传统Matting算法求出带透明度的蒙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低光照环境下的抠像以满足低光照环境的后期特效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支持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实现抠像;2)不受可见光影响,没有绿幕中常出现的背景溢色;3)不受可见光影响,能够达到发丝级的抠像效果。
  • 基于红外适用于环境半透明信息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电薄膜的双轴微反射镜-CN202210179579.7有效
  • 吴涛;刘康福;陆瑶卿 - 上海科技大学
  • 2022-02-25 - 2023-09-26 - G02B26/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压电薄膜的双轴微反射镜。本发明利用类似铌酸锂/钽酸锂的压电薄膜特定切向的e16压电应力常数,在这类压电薄膜的特定的切向上,在两个面内方向上拥有较高的e16,可被用于直接驱动两个垂直方向的振荡轴的偏转,从而实现在两个扭转轴上较大的偏转角。与常规的压电微镜通过信号相位的改变间接通过结构实现双轴偏转的设计不同,本发明可在振荡轴上直接产生应力作用于振荡轴使其偏转。并且由于所利用的两个本征模式是相互解耦的,因此可同时实现两个扭转轴方向上各自独立的高角度的偏转。
  • 一种基于压电薄膜双轴微反射
  • [发明专利]基于LCC谐振变换器的电池均衡电路及方法-CN201911094153.6有效
  • 王浩宇;韦峥祺 - 上海科技大学
  • 2019-11-11 - 2023-09-26 - H02J7/00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CC谐振变换器的电池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开关选通网络、LCC谐振电路、半桥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变压器、控制单元及采集单元。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LCC谐振变换器的电池均衡方法。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判断需要均衡的电池,再通过选通开关以及均衡电路实现电池组到单体电池的能量转移,从而实现电池均衡。本发明提出的电池均衡系统拓扑结构简单,均衡速度快,控制复杂度低。
  • 基于lcc谐振变换器电池均衡电路方法
  • [发明专利]供电装置和光子计数探测系统-CN202310753404.7在审
  • 曹倩云;栗成智;刁建国;赖晓春 - 上海联影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科技大学
  • 2023-06-25 - 2023-09-22 - H02M1/00
  •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和光子计数探测系统,包括:多条供电通路和金属导体,各供电通路包括电压转换单元、第一硅通孔、第二硅通孔、内部电源源端和内部电源地端;电压转换单元包括电压输入端、电压输出端和接地端,第一硅通孔和电压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入端分别与内部电源源端连接,第二硅通孔和电压转换单元的接地端分别与内部电源地端连接,电压输出端用于与负载连接;每相邻两个供电通路的内部电源源端之间连接有第一金属导体,每相邻两个供电通路的内部电源地端之间连接有第二金属导体。本申请能够实现不同供电通路上电压转换单元入口处的电位平衡,削弱硅通孔电阻非一致性带来的片内供电电压差异,提升了供电装置中通路阻抗分布的一致性。
  • 供电装置光子计数探测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单颗粒成像的空气动力学透镜进样装置-CN202310751387.3在审
  • 江怀东;卢栋浩;范家东 - 上海科技大学
  • 2023-06-25 - 2023-09-22 - G01N15/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颗粒成像的空气动力学透镜进样装置,属于颗粒进样技术领域。一种空气动力学透镜进样装置进样装包括除气装置、真空连接装置和空气动力学透镜。除气装置、真空连接装置和空气动力学透镜依次连接并连通。空气动力学透镜输入端用于接收真空连接装置传输的颗粒,输出端将聚焦的颗粒向实验区输送。空气动力学透镜的输出端设有加速喷嘴,加速喷嘴包括阶梯喷嘴和收敛毛细管,阶梯喷嘴的内径沿颗粒输送方向依次递减。收敛毛细管的一端为锥形口,另一端穿过阶梯喷嘴后与空气动力学透镜内腔连通。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抑制了小颗粒的布朗运动,获得了更小的颗粒束流宽度,并同时降低了气体流量,减少了气体背景的散射。
  • 一种用于颗粒成像空气动力学透镜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力监测的弯晶制备装置及使用方法-CN202310846554.2在审
  • 翁祖谦;张凯宇;曾暄琦;刘星;刘鹏 - 上海科技大学
  • 2023-07-11 - 2023-09-22 - B28D5/00
  • 本发明涉及X射线光学元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压力监测的弯晶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基于压力监测的弯晶制备装置,包括下壳体、若干压力传感器、支架、第一基底、第二基底、上壳体和若干压力调节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空腔,且所述下壳体顶部敞开,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支架设于所述传感器远离所述下壳体底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基底、第二基底和上壳体沿着远离所述下壳体的方向依次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压力调节部相连。本发明可以解决弯晶制备过程中,压力大小及压力分布的均匀性无法精确测量和控制的问题。
  • 一种基于压力监测制备装置使用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地质渗流预警的方法、系统及介质-CN202310514471.3在审
  • 凌盛杰;任婧;朱金玲 - 上海科技大学
  • 2023-05-08 - 2023-09-22 - G01V3/00
  •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质渗流预警的方法、系统及介质,本申请通过在传感器端基于传感器的储能电压初始化所述传感器所在的物联网节点;进行侦听所述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地质渗流的预警信号;当侦听到预警信号后将所述预警信号以及所述物联网节点的身份信息以广播方式发送至数据处理端,以使所述数据处理端基于接收到的广播数据确认地质渗流的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进行下发。从而可以基于环境变化实现地质渗流预警功能,操作过程简单、所需设备少、节能高效。
  • 一种地质渗流预警方法系统介质
  • [发明专利]丝蛋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及预警系统-CN202310512870.6在审
  • 凌盛杰;任婧;朱金玲 - 上海科技大学
  • 2023-05-08 - 2023-09-22 - C08J3/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蛋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及预警系统,该丝蛋白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细菌纤维素气凝胶;制备具有导电性能的丝素蛋白溶液;将所述丝素蛋白溶液与所述细菌纤维素气凝胶混合,并置于密封环境内处理预设的时间后,得到丝素蛋白离子导体前驱凝胶;将所述丝素蛋白离子导体前驱凝胶置于预设的通风环境中相对湿度大于等于60%RH的通风环境中自交联至少48小时,以得到丝蛋白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在感应外界的环境湿度时,产生电压信号响应,从而便于对地质渗流进行感应和检测。
  • 蛋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预警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端到端学习的空中计算系统设计方法-CN202111169704.8有效
  • 周勇;王子鑫 - 上海科技大学
  • 2021-10-08 - 2023-09-22 - H04B17/391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端到端学习的空中计算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仿真环境下,由各个发射端设备同步发射正交导频至接收端;将接收端接收到的导频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中,并输出当前传输信道下的传输功率、去噪参数和反射系数;将传输误差MSE设计为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神经网络通过反向传播理论以无监督的方式进行自适应参数调整;待该神经网络性能稳定之后,得到一个具有快速空中计算系统参数设计的端到端学习网络。本发明实现了可编程智能反射平面辅助的空中计算系统快速参数设计的方法,可以降低对高精度无线信道状态信息的依赖,同时实现快速且准确的数据聚合。
  • 一种基于端到端学习空中计算系统设计方法
  • [发明专利]改进基于非极大抑制的目标物体检测方法-CN202110993365.9有效
  • 张湘煜;何盼;娄鑫 - 上海科技大学
  • 2021-08-27 - 2023-09-22 - G06V20/4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基于非极大抑制的目标物体检测方法,在现有的NMS算法进行目标物体检测基础上,利用金字塔的不同层的空间相邻候选框之间的耦合关系,实时动态聚类候选框;跟踪簇内的候选框数量,并根据候选框的数量调整检测分数阈值。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不需要等待检测结束,而是利用空间信息,在检测的同时对候选框进行抑制;此方法不仅减少了数据移动和存储、缩短了处理时间,而且所需处理时间统一。缓解目标物体检测准确率与处理速度、资源、以及功耗之间的矛盾。
  • 改进基于极大抑制目标物体检测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